北海:立足侨乡特色 传唱民族团结

广西日报 2021-12-10 08:10 大字

本报记者蓝永前

近日,侨港风情街凭借鲜明的文化属性与地域特色、多业态融合的布局等综合水平,与北海老城一起被授予“广西旅游休闲街区”称号。“好吃好玩”“异国风情”是侨港的旅游标签,而纵观这个归侨小镇的建设发展史,“异国风情”背后的支撑,恰恰是深厚的爱国主义和强烈的民族团结精神。

北海市立足侨乡特色,依托侨港主阵地,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创新方式方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注重文化寻根增强情感认同

情感认同的前提是文化认同。北海积极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充分挖掘疍家文化、南珠文化、客家文化等富有北海特色的元素,着力做新“文化寻根”项目、做亮“文化侨港”节日,成立了归侨文化促进会、美食协会、水产协会等侨界组织,指导各行各业举办各种节庆活动,对疍家婚礼、咸水歌、扒龙船、摇凤艇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进行展演和推广。“每年开海节,我们在多个环节着重体现疍家文化,不断增强渔民对侨港的归属感。”侨港镇党委书记梁锋说。

同时,北海市还积极建设侨港文史馆,筹拍反映侨港40年巨变的同名院线电影,大力挖掘、整理侨港各族交融发展的史实资料,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唤醒民族历史记忆,加强人们的共同体意识与文化归属感。

创新活动形式促进民族融合

在推进民族团结工作时,北海注重根据自身特点,利用独特资源,开展适合当地的建设工作。如发挥侨港风情街景区优势,在国庆、中秋、“壮族三月三”等重要节庆及适当时间,开展多样活动,如民族服饰展、民族团结知识竞赛等,吸引游客与居民共同参与民族团结共建,并召集侨港疍家歌王、民族歌手创作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咸水歌,进村入户传唱民族团结主旋律。

该市发挥特色产业优势,投资1500万元建设集风情展示、美食体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文化体验区,成立侨港美食协会,打造民族美食一条街,如壮族“籺”仔街。常态化举办开海节,以长桌宴等民族特色美食文化为媒,促进民族融合,同时带动侨港特色产业、旅游业稳定发展,实现增收富民。

利用远洋渔业资源与对外开放传统,该市积极推动水产品“走出去”,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度合作、投资建厂,推动海洋牧场岸上配套项目“侨港国际渔市”建设。

发挥地方优势共同守望相助

在日常民族事务处理方面,北海市发挥地方优势,将民族团结创建融入社区治理中,激发群众共同参与社区治理。侨港镇建设民族工作专职网格员和兼任党员队伍,充分发挥三级民族工作网络信息员的作用,及时掌握民族动态信息,确保社区民族和谐稳定。

“侨港不仅是侨乡,且外地游客多,各民族都有。”近日,在“吴方权工作室”,负责人吴方权说。在推进社区治理与社会治理相融合中,北海整合政法、信访、司法、民宗等社区平台载体和服务力量,依托侨港“吴方权工作室”建立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室,构建起依法调处矛盾纠纷“全链条”体系,实现矛盾不上交、问题不出港,2018年以来,成功调解案件100件,调解率100%,调解金额超772万元。

北海大批“候鸟”旅居人群中,有藏、回、蒙、满、维吾尔等少数民族。对此,北海在《北部湾文学》策划“我们的传统节日”专刊,宣传各民族传统文化,共征集到全国各地文艺作品370多篇(幅)。此外,定期在候鸟旅居聚集点举办民族团结主题文艺展演活动,共享各族优秀文化和人文风情。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侨乡群众中入脑入心,并转化成具体的爱国行动。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侨港镇党委政府积极号召归侨侨眷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衷共济、守望相助。退休老党员老归侨吴景新每晚雷打不动准时到防控点参加值守;侨资企业广西海洋集团捐款10万元支持抗疫;青年侨眷黄国进将自用的3000只医用口罩倾囊相助;侨港还发出《致疫情期间海外华人华侨的一封信》,召开侨界疫情防控座谈会,分享战疫经验和感受,不断深化对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

新闻推荐

北海供电局 全过程透明化监控确保安全作业

本报北海讯近日,南方电网广西北海供电局110千伏榄根送变电工程线路部分跨越兰海高速段高风险施工结束。该项施工全程采用...

北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北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