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书有学问

广安日报 2020-05-03 00:55 大字

□戴若冰

一位作家朋友赠送我一本他新近出版的散文集。趁着午休,我一篇一篇地慢慢阅读、细细品味。同事见我看得聚精会神,不禁感叹道:“要是作者看到你这么认真地读他的书,不晓得该有多么感动!”

同事不经意的一句话让我陷入了沉思。

这年头,要不是创作实力雄厚,或者有点儿“来头”的作家、诗人,恐怕没有哪家出版社愿意为你出书。就连大名鼎鼎的杂文家阮直先生出版的3本杂文集,都是由北海市作协和北海市委宣传部出的钞票。由此可见作家、诗人出书之难。

公费出书不易。不少没有“名气”或“名气”不大的作家,要想出书,就得自己掏腰包。当然,我的作家朋友是著名散文家、实力作家,是个例外。

自费出书,自销颇难,于是很多作者便将作品免费送人。免费送书,按说是个讨人欢喜的事儿。其实不然。几年前,某地一位诗人将自己新出版的一部诗集免费送给单位同事,遇到了寒心的一幕:有的受赠者翻两三页就搁一边,有的只瞄一眼书封就塞进抽屉了。

不管公费自费,由国家正规出版社出版的书,虽然质量有高低,但都是合法书籍,免费送人何以不受待见呢?按时下行情,自费出一本20万来字的书,加上编辑费、设计费、装帧费、校对费等杂七杂八的,作者至少得花2万元吧。更不用说,好歹也是作者的心血。

由此看来,送书也有学问。古人云:“书非借不能读也。”那是说,只有借来的书,才肯抓紧时间认真地读;若是自己的书,就不会那么上心了。至于别人赠送的书,是不是愿意认真地读,就因人而异了。我的一个在文化部门当官的远房亲戚,每年都会收到几本赠书,可很多书他翻都没翻一下。

送书须得看准人。这要看被赠人是不是真的爱读书,要看他爱读哪类书,是小说还是散文,是杂文还是诗歌,千万不要做“对牛弹琴”的傻事。

要是哪天我出版了一本诗集,我不会随便送人。因为我深知,不是任何人都有资格读诗,一个假斯文的人,我同他聊上几句便知其深浅。把诗集免费送给那些压根儿不爱诗、不懂诗的人,岂不玷污了神圣的诗歌?与其“明珠投暗” ,不如让它在书橱里静悄悄地躺着。

要是哪天我真的出了诗集,我想,我会效仿阮直先生的做法,凡是在书店、书摊买诗集的,发现一个送他一本。我想,至少能得到他的一声“谢谢”吧!

要不,抱几十本送给大学周边那些个体书店,告诉老板,卖价由他自定,本人分文不取。如果遇到想买诗集的穷学生,可以送他一本。

我以为,如此这般,才无愧于我的作品、我的心血,才捍卫了诗歌的神圣!

当然,要是哪天我真的出了书,要送人的话,这位送我散文集的作家朋友是少不了的。

新闻推荐

水陆并进共绘物流蓝图

4月16日上午,0416次列车装载着60箱原煤从北海铁山港出发驶向玉林。铁山港进港铁路专用线的通车,打通了铁山港海铁联运“最...

北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