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先行 智能便民 全力推进智慧法院建设

北海日报 2019-12-16 10:41 大字

群众在市中院安检大厅通过人证比对系统核验身份。智能导诉系统快速指引来访群众至不同窗口或场所办理立案、开庭、信访等事项;

科技法庭配备全程录音录像、同步刻录、电子质证、语音识别等系统,“一案一录、一案一光碟”,庭审全流程依法公开;

启用智能法官信箱,彻底改变当事人要卡点提交,法官要安排人员接收的落后模式,既减少当事人负担,又保障了诉讼材料流转的安全、高效……

近年来,市中级法院将信息化作为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任务常抓不懈,先后建成了审判综合楼公共安全系统、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系统等5大部分38个子系统,实现了“审判流程网络化、庭审活动数字化、卷宗管理信息化、司法信息公开化、行政办公无纸化”,有力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大力推进智能化建设

走进市中院安检大厅,来访群众首先接触到智能识别+智能访客系统,通过身份认证及人脸识别,对来访群众进行智能化实时动态管理。该系统还实时监控预警闹访人员、失信被执行人、公安网上追逃人员等重点人员,配套的律师信息库则保障律师只需一次录入身份和面部信息,便能直接“刷脸”出入。

从走进法院大门的第一刻起,来访群众就能感受智慧法院建设所带来的快捷、便利与安全。

诉讼服务中心设置了智能引导系统,来访群众只要在电子寻路系统屏幕上点击相应的按钮,各功能区、审判庭的全景立体图像立刻一览无余。还可以扫描下载详细路线图,避免不熟悉方位而多走冤枉路。

三方庭审系统开启远程视频庭审模式,法官在法院、公诉人在检察院、被告人在看守所,三方“足不出户”又能“面对面”进行庭审,有效避免了押解、庭审过程的安保风险,大大提升审判效率、降低诉讼成本。

加上智能导诉系统、科技法庭、智能法官信箱,极大方便了群众诉讼。

大力推进便民化建设

只要登录市中院“微法院”平台,当事人即可完成立案申请、案件进展查询、网上缴纳诉讼费用、接受法律文书、电子送达、判后答疑等操作和服务,切身享受司法服务“不打烊”的便利。

来到诉讼服务中心,当事人还可以通过自助立案触摸查询系统,以及配备的扫描仪、打印机、便捷交费系统等,在5至10分钟内完成立案、查询、诉讼费缴纳、材料收转、司法辅助等26项事项。2018年以来,市中院当场立案率达96%以上。

四级远程视频接访系统打通上下级法院联合接访渠道,促进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免去了来访群众长途奔波之苦。近三年来,市中院先后接待来访群众615人次,处理涉诉信访案件130多件,实现连续3年“零非访”。

此外,该院将北海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近10万册诉讼卷宗档案全部电子化,新收案件电子卷宗也随案生成,方便当事人“屏幕前”阅卷。每个法庭外设置可触显示屏,不仅实时直播开庭实况,也可点播庭审录像,彻底改变传统庭审旁听在时间和场所上的限制。

大力推进公开平台

门户网站先后发布原创信息1037条,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微博、微信公众号发布原创文稿900多条,连续三年上榜最高法院政治部、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通报表扬的“在司法宣传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

通过阳光司法网的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及庭审直播四平台,仅去年就发布法院重点工作、重大案件审判等信息近万条、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近9000例、各类生效法律文书2万余份……

“一线一网双微四平台”让司法公正“看得见”,社会各界高度评价市中院诉讼服务工作。今年9月,广西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现场推进会的300多位与会代表到该院考察,高度称赞该院智慧法院建设为优化北海营商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市中院主动探索智慧法院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下一步,该院将积极融入最高法院建设的“人民法院司法区块链统一平台”,促进现代科技与司法工作深度融合,奋力谱写北海法院工作新篇章。

新闻推荐

在禁渔区非法捕捞水产品 16名被告人分别获刑

本报讯(记者梁晓宁通讯员梁新伟)12月11日,铁山港区法院对铁山港区检察院指控的石某勇等16名被告人涉嫌非法捕捞水产品罪案件...

北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