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和谐征地逾万亩,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千难万难,征地搬迁第一难”。而他们只用半年时间,便签下1.09万亩征地协议,完成1.06万亩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清场1.04万亩,实现文明和谐征迁,为惠科电子北海产业新城等重点项目提供了坚实的用地保障。
他们是北海市2019年重点项目重点片区第六征地搬迁工作组。今年2月中旬,市委、市政府吹响重点项目重点片区征地搬迁工作动员令。第六工作组负责8个重点项目约1.47万亩土地的征迁工作,在19个工作组中征地面积最多、任务最重,而他们9月初便已完成1万亩征地任务。“硬骨头”是如何被啃下的?近日,记者走访了第六工作组成员以及部分村干部、搬迁群众,得到了答案。
集结多方力量,抓好四支队伍
第六工作组所负责的8个征地项目中,惠科电子北海产业新城、中国电子北部湾信息港等均是自治区重点项目。这些项目能否如期建成,事关北海长远发展和群众福祉。做好征地搬迁工作,保障项目用地供给,是关键所在。
海城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军告诉记者,除了工作组30名同志,项目所在的县区和园区也纷纷行动,想方设法调整骨干力量充实到征地队伍中来。比如,海城区和北海工业园区对惠科项目征地工作就投入近200人,包括海城区四家班子、工业园区领导班子以及各部门优秀骨干。大家拧成一股绳,压实责任,勇挑重担,按照轻重缓急原则,细化任务,统筹推进。
“要做好征地搬迁工作,少不了榜样的力量。”李军介绍,工作组重点发挥好村干部、村党员、村民代表、农村青年四支队伍的示范作用,带动其他搬迁户自觉签约、主动搬迁,收效显著。
“项目多,北海发展就快,我们当然要支持。”海城区军屯村委屯东三组组长李师培说到做到,很快签订搬迁协议。在他的带领下,不少村民也纷纷签约。
对比新旧政策,算好效益账本
比李师培行动更快的,是军屯村搬迁户何子贵。8月20日这天,他和家人搬离住了已久的楼房,尽管内心十分不舍,但他并不后悔当初签下搬迁协议。
2018年7月17日,《北海市辖区集体土地征收及房屋搬迁补偿安置补充规定(试行)》正式实施。规定指出,属海城区(含涠洲岛旅游区)和银海区(福成镇除外)范围内的搬迁房屋,取消宅基地安置方式,按照就近、就地的补偿安置原则,对搬迁户实行货币补偿、置换公寓房和置换低层复式楼等三种补偿安置方式。
何子贵一家是北海市实行房屋搬迁“上楼”新政策后,主动签订搬迁协议并自行清场搬离的第一户。他告诉记者,与其他搬迁群众一样,最初他们家并不接受新政策。因为在农村,大家都习惯住“有天有地”的自建房,希望拥有宅基地。后来,经过工作组和村干部耐心细致讲解政策,他很快明白,“上楼”比分地划算多了。
按照旧政策,何子贵一家4口人可获得80平方米的宅基地补偿,在他看来这个面积并不够宽敞。按照新政策,可置换400多平方米的套间。何子贵果断签约,选了两套140平方米的房子,剩余面积折算成补偿款。他觉得,公寓楼小区配套设施齐全,环境比自建房好多了。
“我们现在租房子住,政府给搬迁户每人每月500元租金补助,一直到回建区建成。”对于政府的这个安排,何子贵表示满意。
北海工业园区管委会副调研员、高德街道党工委书记莫积俊介绍,征地拆迁工作的快速推进,得益于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扎实,得益于党员干部工作的细致。惠科等项目涉及房屋搬迁共1643户、需安置5769人,这些房屋都在“上楼”新政策范围内。为提高政策知晓率,征地一线的党员干部总是随身携带新旧两个政策资料,通过召开村民会议、党员宣传、走村入户走访等多种方式,给群众深入分析比较新旧政策,算好效益账本,使他们真正了解新政策的好处,理解和支持征地搬迁工作。(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涠洲岛首次发现入侵物种“互花米草” 专家:入侵尚处初期,须尽快铲除
监测中发现的互花米草。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供图本报讯(记者方晓淦通讯员潘良浩莫竹承)日前,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专家在涠洲岛...
北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北海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