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疍家 一部水上人家的长篇叙事诗

北海日报 2019-08-29 10:34 大字

身着疍家服饰的疍家妇女。 李君光 摄疍家妇女出海捕鱼。 资料图疍家人林伯仍放不下昔日的舟艇生活。罗伟 摄织网的疍家老人。谭瑞军 摄疍家船艇拔河闹婚礼。李君光摄以舟为家的疍家人。罗伟 摄上岸安度晚年的疍家老人。罗伟 摄摇艇的疍家妇女。 罗伟 摄如今的疍家渔港。 罗伟 摄出海归来的疍家船排。 罗伟 摄疍家龙舟赛。邓超斌摄一弯篷,一摇橹,一张小小的摇艇仔,一家大小生活在水上,这就是过去在北海沿海生活的一个族群——北海疍家。

北海,是疍家主要聚居地之一。在这个三面环海的半岛上,千百年间,北海疍家人长居于此,以“善于操舟、习于水性,以舟为家、视水为陆,采海为生、浮家江海”为特性,形成了诗意的疍家文化和浓厚的乡土风情。

北海疍家的前世今生

可以说,疍家文化就是北海本土文化。据北海市已故文俗学家黄家蕃的《北海水上人家史话》概述,疍家先人在北海最早的足迹距今已有近600年历史,自明初开始便流寓于北海,初居于北海南氵万,随着年月渐长、时代更替,聚居疍家人户数的不断增多,疍家先人的主要聚居地从最初的南氵万村,开始扩散到地角、外沙至沙脚及咸田沿海一带,构成了北海疍家劳作的水上生活圈。

北海疍家的祖先大多从广东新会、雷州半岛的乌石、企水和安铺等地迁徙而来。当时的北海沿海,没田没地,一片荒芜的滩涂上,三面环海,无数以舟楫为家、捕鱼为业的漂泊者聚此而居,形成了北海沿海生活的一个特殊族群——北海疍家。

北海疍家人勤劳善良,对生活充满热爱,数百年的历史留下了诗意的疍家文化和浓厚乡土风情。

由于“先有南氵万,后有北海”,南氵万村是北海白话的发源地。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疍民与当地居民交流融合,形成了一种发音与粤语相近,却又有别于本地廉州话、又近似于湛江音的北海自己的语种,即目前流行的“半咸淡”北海广东白话。

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职业条件所致,北海疍家人形成了自己极具特色的生活风俗、歌调语言、衣着服饰和宗教信仰。在穿衣着服方面,因为长期的水上生活需要,疍家人的衣着比较单一鲜明,以青蓝黑色为基调,男女都穿着短宽、窄袖的上衫短裤,长度只到手腕、膝盖上端,且为方便船上劳作,男女老幼终年赤足。爱美的疍家女子皆喜在连襟衣上镶嵌装饰花边,围四方头巾或戴“疍家帽”,佩玉手镯或银手圈、脚圈,质朴简单中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服饰和审美。

韵味绵长的疍家音调

由于水上生活每多漂泊,北海疍家爱好用歌唱来记录自己生活习俗以及喜怒哀乐。这种被称为“咸水歌”“疍家调”的吟唱方式,为疍家人喜闻乐见,口口相传、代代延续。疍家调具有歌词简洁生动、情感真挚的特点,感染力极强,既是疍民劳作时增长精神的食粮,也是男女示爱时传情达意的海上恋歌。

能歌善吟的疍家人像任何一个热爱生活的族群一样,最好的消遣方式就是唱。在织网绞缆时唱,在洞房花烛时唱,在生离死别时唱,可说是从摇篮唱到生命的尽头,把喜怒哀乐都唱了遍。“兴趣一来,想唱就唱”,过去,每当夜幕降临,大海边、舟艇上,到处可听到此起彼落的疍家天籁之音。多年来更留下了不少在民间传唱不息的精品,如《谏女娘》《叹家姐》《叹五更》《叹古人》《送人歌》《哭嫁》等咸水歌,悠扬流畅的调式,贴近生活的歌词,如今在老一辈北海人中仍耳熟能详。

传承千年的海上遗俗

对擅长驭海而行的疍家人来说,每年的端午节赛龙舟是最隆重的节庆之一。1984年,北海改革开放之初,从外沙至北岸泳场的海上曾举办过一场堪称万人空巷的龙舟盛会。从外沙、地角、侨港、咸田组队前来参赛的各路选手,在船橹翻飞、乘舟破浪中,把北海疍家人常年于风口浪尖征服大海的豪情本色发挥得淋漓尽致。

据清末著名文俗史学家梁鸿勋的《北海杂录》中记载:“北海土人迷信颇深。埠上有三婆、三王、文武帝、龙王、华光、普度震宫等庙,外沙有龙母庙。”据了解,疍家人世代行船谋生,对赐予其生命的大海充满敬畏,宗教信仰根深蒂固,故对天后圣母、玄天上帝等神佛的崇拜亦更为虔诚。除了早晚烧香礼拜,每逢神诞、出海日必杀牲祭拜,祈求神灵保佑来去平安,一帆风顺,渔获丰收。疍家人亦笃信死于海上的祖先英灵会保佑子孙的平安,所以每逢在海上遇到风起浪做,便会向海里抛撒纸钱祈求祖宗的保佑。

值得一提的是,北海疍家人祭拜祖先神祗的日子大都习惯于每月的农历十四,如中元节“七月十四”等。据说,这是旧时疍家被视为贱民,不能与岸上人家同一时间祭拜先祖神灵的而留下来的遗习。

旧时的疍家人生活习俗特别,禁忌多。碗、盆、碟、汤匙等食具不得倒覆放置,夹菜时手心不能向下,吃鱼时忌说“翻”,不能吃鱼眼,煮鱼不斩尾,最忌“翻、沉、退、倒、慢、横、搁、逆、破”等话,这跟过去疍家人生活劳作均在海上有关,唯恐触“意头”导致触礁覆舟。

疍家人结婚时,婚礼在船上举行,男方用小艇将女方接到男方船上,以罗伞遮阴。结婚时要大请客,少则三五天,多则一朝半月。疍家还禁忌在船上分娩,如发生,人须上岸歇工一个月,同时要买公鸡上船挂红。丧事方面,旧时的疍家水上生活清苦,人死后只用一块砖头在海边随便丢,丢在那里就埋在那里。

疍家妇女能顶半边天

随着时代变迁,长期的水上生活已难以满足疍家人生活所需了。于是,以船屋为家的疍家人慢慢向沿岸上移居,倚临海堤岸边植木桩、架栋椽,置竹稻为顶壁,铺木板为地席,架起一间间简陋的“疍家棚”做居所,演变成海陆两栖的新“疍家人”。

新疍家人沿袭了海上的生活习惯,棚屋为床,席地而卧,海捕的船只依旧是他们流动的住家,出海时举家随船而去,只留老弱留守棚屋。

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在北海外沙、高德及海堤街,还可见保留下来的这种被称为“疍家棚”的水上棚屋,但已不是作为居住,而是作为一种特色建筑而存在。像外沙岛上的“疍家棚”,至上世纪90年代初,已逐渐演变成北海有名的疍家特色餐饮店,吸引了八方食客。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政府鼓励疍家人上岸居住,为疍家划地建房,“脚下终生无寸土”的疍家子民才真正开始重归陆地安家落户。

终于结束了近千年的海上漂泊日子,疍家人参予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1952年,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北海疍家人组成了外沙、地角、咸田和涠洲等渔业公社及水上运输公社,从事捕捞、港务、航运等海上工作。

当时,外沙一群勇于进取的疍家妇女,克服性别限制、冲破世俗偏见,组建了外沙“妇女号”,驾船与男同胞们同肩负起勇闯深海、战风斗浪的远洋捕捞作业重任。“我们外沙‘妇女号’是一对英雄船,船员都是妇女,虽然那时候用的是风帆,但首航深海18天,捕鱼2.2万斤,为同时出海的7对渔船之冠。”作为外沙“妇女号”第一任船长的王秀英老人,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谈起她过去的海上岁月,言语中仍充满了骄傲。

据称,当时的北海外沙公社“妇女号”渔船作为全国唯一由妇女担当的远洋捕捞船队,曾经引起了国内外的轰动和广泛关注。而担任“妇女号”船长的疍家妇女王秀英还荣获“全国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得到过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多次获得国家、省(区)和地区劳动模范,并荣登《人民画报》的封面人物。

“靠海吃海”的疍家人

疍家人是逐浪捕鱼的行家。为适应生存需要,会根据各种鱼虾海产的特性,向大自然伸手,就地取材,砍木削板造船,割藤取麻编织专门的捕捞工具,如:流刺网、抛网、拉地网、围网、马鲛网、白鱼罟网、鲨鱼纲、箭鱼纲、麻鱼纲、鱼笼、螃蟹笼等。名目数量之繁多,足以令人眼花缭乱。

北海疍家人习惯使用的艇仔船,一个人就可持桨操作,用于接驳、撑渡、抛网等作业的舢板,可借风而行对体力要求不高,驾驶者大都是疍家老人和妇女,又被称为疍家艇,因为方便在狭窄汊河港湾转圈,至今仍在使用。

如今,北海的疍家人已不再仅从事于海上作业,传统的水上人家已难以甄别。据了解,目前,北海全市共有渔船5160艘,参与海上作业的渔民、船民不计其数,渔船也由原来的半机动渔船转变为全机械作业,渔、网具也由人造纤维代替了当初的天然网具,作业区范围除了传统的北部湾海域外还新辟了西沙、南沙等渔场。除了“捕”海外,不少传统渔民、船民依托好政策“洗脚上岸”,充分利用大海的潜力转产转业,做足海生意,发展起疍家民宿、风情旅游等产业,腰包鼓起的同时将日子过得安稳且滋润。

在北海疍家小镇,这个紧靠天下第一滩——北海银滩的新兴小镇,依然“靠海吃海”的疍家人,如今通过开民宿、搞餐饮、渔家乐等发展旅游业,年收入增加十余万元甚至二三十万元。几年间,实现了小城镇大集聚、小产业大市场、小领域大创新,成为宜居宜商宜业之地。

疍家文化的传承

据悉,北海外沙岛上,鼎盛时居住有7000多居民,其中80%为疍家人。虽然如今大部分已迁居城市,至今在岛上居住的仍以从事渔业为主的疍家人已寥寥无几,但留在外沙岛上的疍家人,仍坚守着疍家的传统习俗。

日前,在外沙桥头东,记者见到了正在修补排艇的疍家周叔夫妇。说起疍家,夫妇俩最忧心的是疍家文化后继无人:“担心我们这一代人过世以后,疍家风俗文化会消亡,到最后没有人记得祖先的来历和文化,连自己的根是什么都不知道了。”

周叔和外沙居民们期望,政府在岛上建立起一个疍家文化园,在展示北海疍家传统风俗文化的同时,将旅游、娱乐和疍家传统美食文化相结合,并与百年老街遥相辉映,让古老的疍家文化更加贴近城市的旅游发展,与时俱进地把北海疍家文化和传统保留和传承下去。

新闻推荐

黑油库藏身村庄 多部门联合清查 共抓获9名嫌疑人,涉案金额达1900余万元

一名嫌疑人指认现场,简易平房内塞满了储油罐。黄振霖摄南国早报北海讯(记者彭庆)8月24日晚,北海警方联合当地商务、税务等部...

北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北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