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北海市法院全力维护民生民利

北海日报 2017-01-16 00:00 大字

市中院集中发放国家司法救助金,解决困难群众燃眉之急。王海珍 摄年,北海市法院积极践行司法为民宗旨,丰富司法便民利民措施,创新服务机制,赢民心,树公信。

改进诉讼服务 提升司法公信力

全市法院以构建一站式诉讼服务大格局为契机,不断实现诉讼服务提档升级。

积极实施立案登记制,严格执行当场立案规定,切实提高立案工作效率,当天立案率达%,实现了依法、正确、及时受理各类案件。年,全市法院共受理案件件,比去年同期增长.%。

积极探索案件繁简分流,从立案开始,对案件进行繁简形式审查,根据不同情况对进入诉讼的案件确定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简易程度和普通程序,切实落实“繁案精审、易案简审”。

构建多元化解纠纷解决机制,完善诉调对接工作模式,形成了诉讼调解、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相互结合的多元化工作格局,力争案结事了,有效化解群众纠纷。年,全市法院共立案调解案件件,与交警、人民调解委员会配合诉前联调案件件,调解并实际执行到位金额元。

畅通信访渠道,实行院长接待日和法官值班接待制度,加大接待和咨询,妥善化解信访案件;采取班子成员包案、带案回访方式,力争将问题化解在基层;与北海海事法院、市司法局、市律协联合出台《关于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工作暂行办法》,引入律师参与化解涉诉信访案件,有效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推进审判流程公开,完善审判流程信息,设置触摸屏查询系统,开通网站,依法将符合上网的生效裁判文书在网上公开,方便当事人诉讼。年,全市法院共上网公开裁判文书份。

完善便民举措 落实司法为民

开设案件查询、投诉信访等个诉讼服务窗口,开设导诉志愿者服务岗,做到专人专窗、标识明显、分工明确、责任明晰;开通民生案件、涉妇女儿童案件“绿色通道”,完善快立快审快执制度,促进案件迅速结案,有效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从细微处入手,积极回应群众司法需求。

银海区法院推行驻村法官每月进村制度,了解村情民意和矛盾苗头,掌握社会矛盾纠纷发展动态,及时化解纠纷。针对行动不便、路途遥远的当事人,推行巡回法庭、午间法庭、周末法庭等利民措施,开展巡回审判。

创建“妇女儿童维权岗”“劳动者维权岗”,依法维护妇女儿童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开展涉罪未成年人帮教工程,建立健全未成年人犯罪心理辅导、缓刑帮教等防控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机制,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积极开展“普法课堂”进校园等活动,加强未成年人的法律常识教育,培养未成年人的学法、守法、用法观念。

加大救助力度 强化司法保障机制

全市法院不断扩大司法救助范围,丰富司法救助内容,从诉讼费缓减免、为被告人指定辩护人扩展到为弱势地位当事人进行诉讼指导、解决弱势群体“申诉难”,建立司法救助委员会为刑事案件受害人和执行案件特困人员提供司法救助。

市中级法院专门成立了司法救助委员会,决议及办理国家司法救助案件,促进了司法救助解急救困。该院同时协调财政部门将司法救助列入预算,节省了审批环节,可在个工作日内将司法救助金发放到位。

年,全市法院依法对名生活确有困难的刑事被害人、申请执行人发放司法救助金.万元,彰显司法人文关怀;依法减缓免收诉讼费.万元,保障困难群众打得起官司。年5月,在袁家贵故意杀人案审理中,由于被告人被判处死缓无法实现赔偿义务,因该案成为孤儿的岁女学生杨某某生活、学习陷入极度困境,市中级法院及时为其申请司法救助,并利用微信开展集资捐款,为其捐款元,缓解燃眉之急。

新闻推荐

“爱心驿站”暖人心

本报讯(记者梁晓宁)“工作累了,可以在这里休息一下,喝杯茶解解乏。”日前,刚清扫完老街的环卫工李阿姨坐在老城景区的“爱心驿站”里,和其他几位清洁工姐妹拉家常。据介绍,这是老城景区给环卫工人和观光...

北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北海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