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博物馆公开征集馆徽 8件作品获奖 作品系从来自全国的170家单位(个人)提交的205个设计方案中评出

南宁晚报 2021-10-13 07:23 大字

本报讯(记者陈蕾)博物馆珍藏着城市的历史记忆,更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而博物馆馆徽标识则凝练着一方水土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今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新馆标识(LOGO)设计方案,经专家评审组初评、网络投票及终评环节,该馆于近日公布了8件获奖作品。

广西博物馆前身是始建于1934年的广西省立博物馆。经过80多年发展,已成为广西藏品数量最多、文物类型最丰富、文物等级最高的省级综合性历史艺术类博物馆。2008年,成为全国首批、广西第一座国家一级博物馆。

该馆原有陈列大楼于1978年自治区成立20周年时建成,经过40多年的使用,已不能满足现代博物馆的服务需求。2019年,广西博物馆改扩建项目正式开工启动,建成后的新馆建筑面积将增加至33262.11㎡,并将延续“内外结合、动静相辅、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的办馆特色。

随着改扩建工程有序推进,为加强博物馆品牌建设,提升形象辨识度,广西博物馆于今年5月18日启动馆徽标识设计方案征集活动,面向全国范围内的专业设计师、艺术院校师生、设计爱好者发出邀约。

目前,该馆的馆徽标识设计原型来自馆藏文物西汉羽纹铜凤灯。这件文物于1971年在合浦县望牛岭1号西汉墓出土,该灯凤鸟造型灵巧优美、活泼可爱,富于浓郁的生活气息,并且铸造工艺先进,尤其是在油灯上加装导烟管,将环保思想应用于灯具的设计制作中,为汉代首创。

据悉,自征集活动启动以来,共收到来自170家单位(个人)提交的205个设计方案,经专家评审组初评,共评选出12件入围作品进行网络投票。终评会上,来自视觉设计、文博等领域的专家以及社会公众代表共5位评委组成的评审组,对入围作品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对比讨论,并综合标识的文化内涵、整体造型、艺术风格等,投票评选出8件获奖作品。

■获奖作品

在广西博物馆馆徽标识设计方案征集活动中,广大设计爱好者、专业创作者用线条勾勒广西博物馆的轮廓,用笔墨填充这座87年老馆的质感,更用创意赋予了有趣的灵魂,看看此次获奖作品中是否有你所心仪的标识上榜。

获奖作品一

设计理念:标识创意以“广西”的拼音首字母“G”为设计主体,融合了展翅的凤凰鸟,壮族传统图案、铜鼓壮锦、动感的彩带等元素形象,蕴含丰富的广西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体现了广西博物馆收藏与保护、教育与研究广西地域文化的历史基因。

新闻推荐

台风联手冷空气 广西明起降雨又降温

本报讯(记者赵金玲实习生覃莹莹)昨日是国庆长假最后一天,广西继续发布高温蓝色预警,一个字,那就是“热”!与6日一样,昨日广西又...

合浦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浦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