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古陶瓷与“海上丝绸之路”

北海日报 2019-07-25 09:23 大字

田头屋窑出土的古陶。古陶瓷碎片。北海陶瓷文化历史悠久。北海陶瓷作为中国与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的见证,历史也很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北海陶瓷就已通过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销往东南亚、南亚、非洲各地。北海古陶瓷,从一个方面印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为“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与发展,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北海古窑址众多,上至秦汉下至清末民初,时间跨度2000多年。北海陶瓷发展于汉唐,鼎盛于宋元明,在如今出土的大量古陶瓷中,可一瞥当年北海陶瓷业的兴旺景象,以及历朝历代北海陶瓷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劈波斩浪,远销世界各地的历程。

北海古窑址经历了秦汉时期的创烧期,隋唐时期的发展期,宋元时期的兴盛期,及明清时期的延烧期。长期汲取和蓄纳南北良工之精华,在学习、继承和创新中不断发展,北海古窑出品的陶瓷器,早已成为北海与国外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北海市文物局调查数据显示,北海市古窑址多达30多处,窑包近300座,多分布于江河沿海地带,最早发现的有山口英罗窑,福成上窑、中窑、下窑和红坎窑,营盘的东窑、西窑、晚姑娘窑和婆围窑,乾江的老哥渡窑和廉州的窑上街窑。近几年发现的有廉州草鞋村窑、石康豹狸窑、赤江田头屋窑、高德岭底缸瓦窑、常乐缸瓦窑和南康黄丽窝缸瓦窑等一批新窑址,都充分证明了北海窑火旺盛达2000年。

大量的出土文物,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北海民间陶瓷业及贸易的兴盛。

对北海陶瓷颇有研究的陈李明,是北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陶瓷技艺”传承人。他告诉记者,从这些遗留的众多古窑址及出土的汉陶器代替青铜器的陪葬品中,可以考证北海市从秦汉时期就有了烧制陶瓷技艺。由于当时瓷器畅销海外,而中原的陶瓷器皿运抵东南亚各国路途遥远,陆路运输困难,大量的丝绸、陶瓷、珍珠和茶叶贸易就只能通过海上货运。为方便运输,陶瓷商人便开始在江河沿海出港地开造陶窑。北海地处优良的港湾,加上北海黏土原料贮量丰富、林木柴火燃料充足,江河沿海水运便利,筑窑烧陶便应运而生,发展繁荣。

“北海不仅是陶瓷产地,也是陶瓷贸易集散地,销售地区极为广泛。”陈李明告诉记者,早在汉唐时,合浦郡治从广东徐闻迁至合浦,岭南的经济、文化中心随之转移,东南亚各国商人纷纷来到合浦,以玛瑙、琥珀、璧琉璃和奇珍异物交换合浦陶瓷、丝绸和茶叶。中原商人和各国商使团也就不必从中原长途跋涉采购陶瓷和丝绸,直接就可在北海合浦当地采购出海。

合浦文史专家周家干在其专著《揭开合浦乾体古港面纱》中称:“在苏门答腊、爪哇和婆罗洲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中国汉代陶器,所有这些出土印纹陶瓷,与合浦汉墓出土的陶瓷的造型、花纹、彩釉毫无二致。”另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始皇一统六国,灵渠开凿,沟通湘漓两水,开辟从中原沿湘江入漓江,经西江,溯北流河、南流江抵合浦水,成为中原通往诸番国便捷之出海通道。”证明了北海早在秦汉时期就已成为中国中原地区通往各国便捷的出海通道,北海民间古窑生产的陶瓷从秦汉时期开始,便已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东南亚各国贸易往来的史实。

新闻推荐

古海上丝绸之路国内路段概貌

李世川主题词语:湘桂走廊、钦州湾、漕运、馈运、马援、乌雷丝绸之路,以丝绸为主导的中原物产,以其巨大的商机从两条主要通道...

合浦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合浦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