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谋利,珠还合浦

贵港日报 2019-06-27 10:36 大字

贵港宣传公众号贵港新闻网公众号徐强

同学们好,欢迎收听《说文解字》。

在先秦法家著作《韩非子》这本书里,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人到郑国去卖珍珠,他首先选取高档的木材制作了一个匣子,接着用香料把匣子熏了两遍,再点缀上各种华丽的装饰品,然后才把珍珠装进匣子里拿去卖。结果有一个郑国人买下了楚国人的这个匣子,却把匣子里边装着的珍珠退了回来。

《韩非子》对这个故事,是这样评论的:“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意思是说,这个楚国人擅长卖木匣子,而不擅长卖珍珠。生活中有的人喜欢夸夸其谈,绞尽脑汁把话说得很漂亮,反而忽略了自己真正想要表达的意图和希望达到的目的,这就叫“以辞害意”“以文害用”,就像卖珍珠的楚国人一样,珍珠没卖成,装珍珠的匣子反倒卖出去了。

后来,人们又把郑国人买匣子、退珍珠的举动概括为成语“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今天我们学习的字,就是《千字文》中的“珠”字。珠,zhū。

篆书的“珠”字属于形声字,由义符“玉”字和声符“朱”字组成。东汉语言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指出:“珠,蚌之阴精。从玉,朱声。”“珠”字的本义,指蚌壳体内所生的珍珠。比如东汉著名文学家蔡邕《青衣赋》中的句子:“金生沙砾,珠出蚌泥。”

“珠”字从珍珠,引申指玉制的珠子,或者像珍珠一样的宝石。明代学者张自烈《正字通》写道:“历山楚水多白珠;蜀郡平泽出青珠,左思云‘青珠黄环’;西国琅轩碧珠;皆宝石名之以珠者也。”文中的白珠、青珠、碧珠等等,指的都是像珍珠一样的玉石和宝石。

由此进一步引申,像珠子一样的东西也称为“珠”。比如露珠、眼珠、泪珠、汗珠、滚珠、算盘珠,等等。

玉珠、珍珠以及像珍珠一样的宝石,都是贵重物品,“珠”字因此又被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者文辞。西晋文学家傅玄《短歌行》写道:“昔君视我,如掌中珠。何意一朝,弃我沟渠。”成语“掌上明珠”就是从这里来的,比喻珍贵,后来特指受父母疼爱的子女。

又比如,树木的美称叫“珠树”,樱桃的美称叫“珠樱”,露珠的美称叫“珠露”,泉水的美称叫“珠泉”,雨水的美称叫“珠雨”,马车的美称叫“珠车”;英俊的男子称为“珠玉”,美貌的女子称为“珠妍”,华丽的楼阁称为“珠阁”,精美的馆舍称为“珠馆”,美妙的谈吐称为“珠谈”,美好的诗文称为“珠玑”,名言佳作称为“珠唾”;“珠圆玉润”指文词圆熟流畅,“珠璧交辉”指美好的事物交相辉映,“珠联璧合”则指的是人才或者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等等。

据《后汉书·孟尝传》记载,东汉时期,合浦郡盛产珍珠,不产稻谷,当地百姓依靠采集珍珠与相邻的交趾郡交换粮食来维持生计。贪官污吏们为了从中牟取暴利,强行压迫百姓违背自然规律,无限制地大肆采集珍珠,导致珠蚌大部分流向了交趾境内的海域,合浦百姓无珠可采,民不聊生。孟尝担任合浦郡太守后,雷厉风行,整顿吏治,激浊扬清,不到一年时间,那些迁徙出去的珠蚌又流了回来,合浦的采珠业恢复了往日的繁华,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珠还合浦”的故事。

珠还合浦的故事告诫我们:与民争利,必定贻害无穷;为民谋利,方能善始善终。好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就聊到这儿,感谢大家收听,我们下一期再见。(讲课音频请登录贵港新闻网收听)

新闻推荐

中行合浦支行强化“线上来聚财商户贷”推广 成功叙做中行系统广西首笔线上业务

本报讯(记者姚浩燕通讯员周潜)6月14日中午,中行合浦支行成功叙做中行系统内广西首笔、全国第三笔“线上来聚财商户贷”业务...

合浦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浦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