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援的南珠
南珠耀史册 谭为民 摄最早与南珠结缘的大名人,东汉的马援算是一个。
提起马援这个名字,可能大家一下子反应不过来,他就是发出千古绝唱“马革裹尸”豪言壮语的那个人。
马援是扶风茂陵人(今陕西兴平县东北),他意气慷慨,胆略过人,是汉光帝刘秀的得力大将。由于辅助有功,封为虎贲中郎将。建武17年,也就是公元41年,交趾女子征侧、征贰起兵造反,马援被拜为“伏波将军”奉旨率军讨伐。他从合浦海陆并进,开辟道路千余里,于公元42年春天,与交趾军队交战,并于第二年正月,俘杀征氏姐妹,大获全胜。马援也因军功而被封为新息侯。
马援的军队南征途中,所到之处,不但不侵扰百姓,反而设置郡县,建设城郭,修筑水利,开垦农田,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打下基础。他还参照汉朝的法律制订了《越律》,使交趾人有了遵循的法律,治标也治本。所以在南方民间,至今仍流传着不少马援的传说,甚至把马援神化了。比如传说他征战到北部湾海中时,碰到恶浪九口,战船受阻,马援张弓发箭,平恶浪六口,余三口,那个地方从此便叫三口浪。这真有点和后羿射日差不多的意思了。
马援还是一位和廉颇一样不服老的将军。公元44年秋天,他得胜班师回朝时,正值匈奴、乌桓入侵朔漠。他请缨抗战,要为国驰骋沙场。他认为大丈夫当为国战死沙场,就算死了被用马皮革裹尸而返,也是值得、有意义的。这就是气吞山河的千古名言“马革裹尸”的来源了。
公元48年,年逾六旬的马援还不服老,又请缨领兵征讨“武陵蛮”。光武帝考虑到他年事已高,本来是不同意他出征的,后拗不过烈士暮年、老当益壮的他,才同意了。遗憾的是马援后来不但死于此次出征途中,还遭到别人诬陷。
为什么马援一生立了那么多大功,最后还遭人诬陷?这得从马援征讨交趾途经合浦说起。
马援在交趾征战时,常吃一种能治疗筋骨风湿、避除邪风瘴气的叫薏仁的食物。在班师回京时,他特地装了一车当地的果实硕大的薏仁带回去,准备用来作种子推广的。谁知有人竟造谣说他在合浦受贿了一车珍珠文犀带回去。但马援那时正受光武帝宠信,没有人敢到皇帝那里告他。待马援死后,与马援不和的官员上表章,说马援确曾运回过一车珍稀之物。光武帝以为马援要这么多珠宝,是有所企图,于是大怒,追收了马援新息侯印绶。
那么,将这种食物传成珍珠到底是为什么?说来也简单,薏仁也叫薏珠子、珍珠米、薏米等。一字之差,在别有用心的人嘴里便编成了犯天条的罪状了。马援死后,他的亲属害怕他遭戮尸之辱,甚至不敢将他的遗体葬进祖坟而是偷偷埋到城西去。一代名将,如此结局。虽南珠无罪,却也不由让人长叹不已。
不过,由此可见,两千年前,合浦珍珠作为财富的象征,在人们的心目中已达到了何等高度!
新闻推荐
王乃学到扶贫挂点村合浦县石康镇豹狸村水车村调研指导时强调 全力落实“三员新九有” 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王乃学在石康镇豹狸村农贸市场调研。本报记者许振国摄本报讯(记者扶建邦韩丹)6月30日,市委书记王乃学来到扶贫挂点村合浦县石康镇豹狸村、水车村,亲切看望慰问特困党员和贫困户,就加快精准脱贫攻坚工...
合浦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合浦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