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穿越时光二十载,听钱老讲桂港两地情

桂林日报 2017-06-30 10:58 大字

钱宗范教授向广西师大历史系师生讲述二十年前香港回归前撰写相关纪念文章的前前后后的故事。

钱宗范教授刊发在1997年5月31日《桂林日报》第三版的《试论香港回归与桂林的改革开放》一文

▲钱宗范教授刊发在1997年4月30日《桂林日报》第六版的《浅谈“一国两制”的历史依据和现实意义》

20年前的1997年,在香港回归前夕,广西师范大学历史系的钱宗范教授应本报相邀,先后撰写了《浅谈“一国两制”的历史依据和现实意义》和《试论香港回归与桂林的改革开放》两篇文章,分别刊登在《桂林日报》1997年4月30日的第六版和5月31日第三版。文章中,钱老论述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重要意义,也对香港回归后桂林与香港如何加强联系,促进两地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探讨。

文章刊发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当时在榕湖饭店,桂林市召开香港回归纪念大会。应时任市委书记洪普洲的邀请,钱老以这两篇文章为底稿,为全市领导干部做了深入浅出的学术报告,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

在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本报记者找到了这两篇文章,再次走近这位德高望重的学者,听他讲述香港回归前后的故事以及桂港两地的历史渊源和交往历程。

□本报记者景碧锋摄文/摄

经历过家国破碎的钱老,对香港回归有不一样的家国情怀。据钱老考证,2000多年来,由于灵渠的修通,广西广东联为一体,桂林和包括香港在内的广东地区交往频繁

6月末,走在独秀峰下的广西师范大学校园里,繁茂的香樟树,满目翠绿,与古老的王城建筑融为一体,让人感觉舒适、宁静。

在古香古色的教室里,记者见到了已经八十岁高龄的钱宗范教授。他华发苍然,却面色红润,思路清晰。手捧发黄的报纸,看着自己二十年前对香港的论断都变成了现实,他激动不已,几十年前的一幕幕,如在眼前。

钱老生于1937年。那时候,抗日战争刚爆发。不久,家乡江苏省苏州市沦陷,家中住房被烧毁;紧接着,作为医生的父亲在战场上救助抗日将士时,不幸感染去世。从小经历了家国破碎、失怙之痛的钱老,更能体会到什么是保家卫国,什么是家国情怀。

1956年,钱老以优异成绩考取北京大学。他只身赴京,一切费用都由国家负担,包括学费、伙食费,甚至寒暑假回家、返校的火车票。其实,他在高中就享受免费上学了。

他深深地感受到国家独立,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的主人的真正含义。从那时起,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便一直扎根在他的心中。

1965年8月,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钱老来到远在祖国南疆桂林的广西师范学院(今广西师范大学),支援广西高校建设。光阴荏苒,一下子半个世纪就过去了。

1997年香港回归,六十岁的钱老自然是分外喜悦。研究了一辈子的历史,对于香港回归他更有跟别人不一样的认知。钱老向记者娓娓道来。

公元前214年,由于灵渠的修通,秦军迅速统一岭南,秦王朝建立了南海(郡治在番禺,今广东)、桂林(郡治在布山,今贵港市区)、象郡三郡,成为中央政府在岭南设郡建治的开始。秦军平定百越,置南海郡,把香港一带纳入其领土,属番禺县管辖。

到了汉代,从长安出发的汉朝使团,带着丝绸、茶叶、瓷器等货物,先走陆路到达湖北荆州,跨长江、溯湘江,通过灵渠,再经漓江、桂江到达今天的梧州,再由北流河、南流江,到达合浦和徐闻(今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最后扬帆出海,开辟了闻名于世的“海上丝绸之路”。

灵渠成为连接岭南和中原的交通咽喉。

历代以来,位于岭南的广西广东实为一体,交往频繁。

进入近代,国弱民贫,中华民族几乎到了任人宰割的地步,英国强占了香港。从孙中山驻桂北伐到抗日战争中桂林成为全国著名的文化城,桂林与香港结下了不解之缘

明、清时,葡萄牙天主教耶稣会的传教士就从濒临香港的澳门出发,经广州、肇庆沿着西江溯流而上,到达梧州;再经桂江到达平乐,最终达到桂林。

通过第一次和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先后侵占香港岛、九龙和新界总面积达1092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从那时起,国弱民贫,中华民族几乎到了任人宰割的地步。钱老至今还记得幼年时课堂上老师教给他们的闻一多先生写的诗歌《七子之歌·香港》:

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虽然香港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但由于两广与香港之间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等“五缘”相近,广西、广东与香港间的联系一直都从未中断过。

1921年5月5日,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后,身兼海陆军大元帅,由梧州开赴桂林,驻跸桂林,督师北伐。

抗战时期,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桂林成为大后方,茅盾、陈寅恪等一大批文人从香港来到桂林,桂林成为誉满全国的“文化城”,进入这座城市有史以来最璀璨的岁月。

不仅在文化上,1944年,桂林的公路可以连接湖南、广东、贵州等省,民航班机可通重庆、香港,成为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

受桂林城文化的熏陶,就读于桂林中学的少年陈文统,在抗战胜利后只身来到香港。1954年,年仅三十岁的陈文统以梁羽生为笔名,发表了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成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

香港回归给桂林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钱老在《桂林日报》撰文表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有历史和现实依据的,桂林一定要做好各方面准备,积极争取香港的投资并承接产业的转移,促进桂林旅游和经济社会发展

二十年前,钱老在《桂林日报》发表的《浅谈“一国两制”的历史依据和现实意义》一文中认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伟大国家……国情特殊,地大物博,民族众多,风情各异,可以说每一朝、每一历史时期,各个地区、各个民族都处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状态。”结合我国古代“因俗而治”的传统,以广西等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例,唐宋时中央政府曾实行的羁縻制度,明清时实行的土司土官制度,就是针对民族地区发展的特殊情况而实施的。如今,位于来宾市忻城的“莫土司衙署”就是明证,它是我国现存土司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被誉为“壮乡故宫”。

这些在民族地区实施的特殊制度前提都是地方要坚决拥护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只是在具体的治理上,根据地方的情况,授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权,采取不同于中原地区的特殊治理制度。

文章提出,香港、澳门、台湾由于历史原因,跟内地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不同,因此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有历史和现实依据的。

二十年后,今天的香港繁荣稳定,使得这一切预想都变成了现实,切切实实地证明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强大生命力,也证明了钱老的预见性。

香港在桂林东南部600公里外,与“国际旅游明珠”桂林遥相辉映。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通过开放,贴近中国大陆,拥有最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吸纳了国际先进科技、管理经验和资金,加上一代又一代在香港的中国人勤劳、智慧、开拓、进取,闯出了一条成功的经济发展之路。

在总结归纳了香港成功的历史经验和启迪后,钱老在《桂林日报》又发表了《试论香港回归与桂林的改革开放》一文,提出:“桂林要把握香港回归的发展机遇。”他强调,香港是实行外向型发展战略的地区,既吸收外来资本,又向外输出资本,生产大多面向世界市场。回归后,香港与内地的联系必然更加密切。

由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与香港毗邻的广东已经从香港工业的重新调整和布局中实现了产业转型,因而,未来香港的投资和产业转移的趋势必将超出广东向内地铺开。

钱老判断,自然资源丰富、电力供应充足、距离香港不远的桂林,自然会是香港投资和产业新转移的主要地区。当时,桂柳高速公路已经通车,桂梧高速公路正在建设,桂林火车始发站也正在建设,这一切都强化了桂林作为桂东北、粤西北、湘西南、黔东南的经济、文化、科技、金融、信息交流等方面区域性城市的地位。加上桂林山水誉满全球,因此桂林成为香港资金和产业转移的理想去处,具备了充足的条件。

钱老强调,要使得这一经济发展的趋势变成现实,桂林人必须付出超常的努力。通过研究香港和桂林间的优势互补,摸清香港资金和产业转移的方向和路径,引导其向桂林方向转移。对桂林来说,可以利用香港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的机会,研究适合桂林风景旅游城市特点的企业发展方向,找准桂港间经济发展的结合点,使香港的资金、技术大量流入桂林。

钱老还期盼:“应尽快筹措资金,打通通往香港的高速公路,为香港和随后回归的澳门提供一条向西北方向转移经济和资金的通道……一旦桂港间高速公路修通,港人自驾车或乘旅行车只需4—5个小时便可到达桂林,大批港人到桂林度假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他还阐述,以现代兴建的人文景观为主的香港旅游和以山水风光及历史文物交融的桂林旅游有极大的互补性,香港回归后,两地频繁的经济交往必将迅速发展起来。

二十年前钱老畅想的愿望如今都实现了,桂港两地构建起了立体的交通网络,经济、旅游、求学往来频繁,相信两地的明天会更美好

时光荏苒,香港回归二十周年了。这二十年里,香港进一步繁荣昌盛,桂林人民砥砺奋进,不断前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早已超越了钱教授当年的预期。

从1998年地市合并组建新的大桂林市,到2000年前后的旧城改造,建造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城市格局,以“两江四湖、三山两洞”为代表的一大批景点蜚声海内外。

特别是2012年11月,随着《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的获批,建设桂林国际旅游名城成为国家战略,桂林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桂港两地的联系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如今,以香港招商局集团、香港溢达集团、香港华润集团为代表的港资企业,在桂林投资的项目超过600个,约占历年桂林引进境外投资项目数的40%,投资领域涉及工业及高新技术、农副产品深加工、旅游餐饮服务等行业。

特别是2014年12月26日,随着贵(阳)广(州)高铁的开通,高铁“巨龙”将桂林与珠三角地区紧密连接,桂林融入经济发达的粤港澳进程大大加速。

从两千多年前的海上丝绸之路,穿越历史长河,今天桂林到香港已经构建起航空、高铁、高速公路等立体式的交通格局,“五小时经济圈”已经超越了钱老当初的预想,桂林已经确确实实成为珠三角、港澳地区的后花园。

如今,每年到香港旅行、求学的桂林人和香港到桂林旅行的市民及外国友人数以百万计。相信今后,随着华为、中兴、浪潮、比亚迪等一大批现代企业的进驻,桂港两地的联系将更加密切,社会发展更加繁荣。

回顾过往,钱老百感交集;展望未来,钱老深信,桂林和香港的明天会更美好。

新闻推荐

散文名家北海采风

本报讯(记者李宗文)近日,广西散文名家北海行“海丝路”采风活动举行。严风华、包晓泉、黄鹏、董晓燕、阮直、庞白、罗汉、透透等散文作家参加了活动。作家们考察了红树林,参观了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与...

合浦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合浦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