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艺之美
地处广东西南部沿海的阳江,有着古高凉人流传下来的各种生活习惯与优良传统。据史料记载,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武帝平定南越,以其地设九郡,其一为合浦郡。同年,高凉县设立,隶属合浦郡。阳江,属合浦郡高凉县管辖。在千年不断的延续与沉淀之中,古阳江逐渐形成了与其他地域文化同样璀璨的物质财产“阳江三宝”:小刀、漆器、豆豉。
阳江三宝之一的阳江漆器历史悠久。阳江漆艺始于明末清初,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阳江漆艺的兴起,与阳江处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补给港和中转港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关系。阳江盛产桐油,最初桐油主要用于船体防腐,随着漆艺的发展,桐油提炼为油漆。后来,还发展了以腰果壳液为主要原料的腰果漆,即“阳江漆”。阳江漆器色彩绚丽、造型奇巧、技艺精湛、防潮耐用,既可做成生活用品,又可作工艺品鉴赏,誉满国内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静女心如发,名师手有神,阳江朱漆好,留得岭南春。”现代戏剧家田汉的诗道尽阳江漆艺神韵。
在当地文友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阳江市漆器博物馆。博物馆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主要展览具有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阳江漆器藏品和大师精品,分漆器历史展厅、精品展厅和动态工艺展示区、文创产品展销厅等。刚进博物馆大门,迎接我们的是一幅精美的漆画:青山绿水,繁花盛开,百鸟欢鸣,色彩瑰丽。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画面中央的一对白凤凰,栩栩如生。白凤凰是传说中的神鸟,非吉地不落,非宝地不栖,凤凰所在之地,必有祥云护顶。博物馆用“白凤凰”迎客,可谓用意之深。
在一楼漆器历史展厅,我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了解了阳江漆艺的发展史及布胎漆器的制作流程。展柜中陈列着阳江传统漆器:上世纪30年代的梳妆箱、40年代的漆皮枕、70年代的漆皮箱……经过岁月的洗礼,漆器依然光亮如新,大方典雅。二楼是精品展厅。沿着楼梯拾级而上,巨幅漆画“海上丝绸之路”首先映入眼帘。这幅漆画整整占了一堵墙壁,是古高凉“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史的缩影,令人震撼。画面呈现了从阳江起航的“海上丝绸之路”船队,前往南洋沿途不同地域不同国度的异域风情:有阳江“海上丝绸之路”史的标志性建筑“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象征广州的“五羊塑像”;有象征东南亚的“大象”,象征泰国的“泰姬陵”;还有象征古埃及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从巨幅漆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在宋代,海上丝绸之路从南洋经南亚远达非洲的中东地区,而且与众多国家贸易往来非常频繁。二楼展厅展出了大量的漆画精品和精美绝伦的漆瓶、漆盘、漆艺屏风。其中,就有阳江著名的漆艺大师范俊先生的漆画作品《龙虾》。阳江漆品绚丽多彩,多取材于花鸟山水、草木虫鱼,表达了阳江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向前来参观的人们诉说阳江古老的故事。
与一楼展厅相连的是漆艺创作室。工作室内摆放着不少漆器半成品,几位漆艺师傅或小心翼翼地抹漆,或正埋头描绘图画。两位女漆艺师制作木胎漆艺手镯,正在水洗操作。一位男漆艺师正给小葫芦摆件描漆。他的工作台上摆着各种造型的漆器。一组成品漆盘上,刻画的是“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色调明快,线条流畅,刻工精细。一位姓黎的漆画大师正在绘画,旁边的架子上摆满了出自他之手的漆画作品。应我们要求,他停下手中的画笔,与我们拍照合影留念。在与他们闲聊中,得知这些年轻的漆艺师都是美院毕业的漆画专业人才,大多是本地人。从这些年轻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传统漆艺的传承与发扬光大,阳江漆艺将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参观漆品博物馆,我们感受到了阳江漆艺文化的美,也感受到了海丝路历史文化的深邃。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菲菲)日前,民进北海市委会和和广西锦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到合浦县特殊教育学校举行慰问捐赠活动。民进会员、广西锦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秀锦当场向该校捐助价值约1.8万元的大型...
合浦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浦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