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村不撤队 服务不打烊

四川日报 2020-12-17 06:34 大字

通江做实乡村区划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

“离村委会远了,以后办事还方便不?”“村卫生站搬走,老人看病可咋办?”……今年以来,在乡村区划建制调整改革中,通江县对164个人口较少、基础薄弱、空心化严重的村进行“合并”,在优化建制的同时,也让不少涉改村村民担心起合并后新村的公共服务问题。

为消解群众疑惑,通江县通过在相关涉改村建立临时党组织、设置多个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点等方式,积极做实乡村区划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杜文龙李燕林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钟帆

临时党组织助力过渡“交棒”

由原先4个村子合并而成的唱歌镇唱歌郎村,现有村民3100多人;同时,凭着境内颇为有名的唱歌石林生态养生苑,村子在夏天还有大量省内外来避暑的“候鸟式”旅居人群。为确保建制调整改革工作平稳、高效过渡,唱歌镇党委成立了唱歌郎村临时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将全村109名本村党员及驻村工作队党员分别安置在政策宣讲、志愿服务、科技普及等不同岗位上,不断深化党员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

同时,为服务好群众,唱歌郎村在进一步健全村小学、村卫生站等公共配套服务之余,还在村委会设立“生活代购”“物流快递”“农资电商”“小额信贷”“康养旅游”“公益管护”六大服务站,建立起党员“一对一”联系代办点服务制度,全天候为群众提供相应服务,并依托“星级文明户”评定、“道德银行”积分等评选机制,在党员发挥引领作用之余激发村民内生动力。

“接下来,村子还将全面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发展乡村民宿旅游、生态农业,全面释放改革红利。”兼任唱歌郎村临时党总支书记的唱歌镇副镇长杨晓武说。

便民代办服务群众有保障

“以前到镇上缴医保要耽搁大半天,现在只需要去代办点就有专人代办了。”家附近有了便民服务代办点,兴隆镇翰林村村民郭安荣很高兴。

由原先3个村子合并而来的翰林村,辖13个村民小组1404户共4500余人。其中,最远的村民家距新的村委会有20多公里。为解决服务距离问题,兴隆镇按照“就近就便”原则,除村委会以外,还分别在该村渔池岭、杨家湾、常熟坝3个聚居点设立便民服务代办点,并安排相关代办员。

在代办员人选上,除发动聚居点党员积极参与,兴隆镇还通过申报公益岗位、“兼职兼薪”等方式聘用贫困户。

兴隆镇党委副书记田丰介绍,半年多来,全镇17个代办点已先后为村民代办政务服务、快递接送、农产品外销等各类事项180多次,有力保障了乡村区划建制调整改革后“并村不撤队、服务不打烊”。

据了解,像兴隆镇各村各聚居点这样的便民服务代办点,全通江县设置了418个,已先后提供各类代办服务3200余次。

新闻推荐

路“通”百业兴

路“通”百业兴巴中蹚出因地制宜精准脱贫之路(二)通江县民胜镇鹦歌嘴村着力打造产旅结合休闲农业观光园,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通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通江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