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藤条“织”出村民致富路

四川日报 2019-02-25 06:07 大字

务工农民返乡创业,带动乡亲共同致富

□黎小翠本报记者史晓露

2月21日,元宵节刚过,巴中市通江县董溪乡土墙坝村,李海波已经忙碌起来。

“春节期间,我们接到了10多个订单,都是预订办公椅、太师椅、藤椅沙发的。”40岁的李海波是通江县千帆根雕艺术品有限公司负责人,2017年他回乡创业,凭借藤编手艺带动村民致富。

“正月十五过后,我们正式上班,这几天要赶工,尽快发货。”除了本地订单,还有不少来自天津、上海的订单。

在公司的产品陈列室里,摆放着藤桌、藤茶几、藤沙发等藤制家具,空气中弥漫着清香。一把布满灰尘但结构完好的旧藤椅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原来这是李海波的爷爷李安富70年前编织的。李安富是闻名乡里的“椅子匠”,曾以编织藤椅、藤篮等为生。李海波从小耳濡目染,在爷爷及家人的指导下,学会了编织藤椅的技术。

“藤制家具是环保家具,质感独特,经久耐用,我们厂里编织的藤椅至少能用60年。”李海波说。

不过,李海波最早并未继承家业。1998年高中毕业后,他决定外出务工,“当时想法很简单,只要能挣钱养家,什么苦活累活我都愿意干!”他在山西下过煤矿,在砖厂拉过“板板车”,在北京做过钢筋工、装卸工、货车司机,还经营过废品回收站、做过蔬菜批发生意……

2016年春节,在绵阳市一家企业担任经理的李海波回到家乡董溪乡尖场坝村。村里组织召开脱贫攻坚座谈会,向村民讲述村里的贫困状况和返乡创业优惠政策,鼓励大家回乡创业。村干部的一席话,让李海波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

2017年12月,李海波在邻近的交通条件更好的董溪乡土墙坝村流转了3亩土地,修建1000平方米的厂房、购买剥藤机、指导村民们学习编织技术。

听说李海波在土墙坝村办了厂,一些常年外出务工的村民决定留在李海波的厂里务工。村民们利用农闲时间到山里收割藤条、在厂里编制藤制品,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目前,在李海波的厂里长期务工的村民达50余人。

在外务工10余年的贫困户李斌回到老家董溪乡,也在李海波办的厂里长期务工。“现在我一个月能收入4000多元,而且工作地点离家很近,方便照顾父母和孩子,还能在家里干农活,比去外地打工强。”李斌说。

为了打开销路,当地政府部门帮助李海波将藤椅运出大山,运到重庆、成都等地参加展销会。2018年9月,在第六届四川省工艺美术精品展中,李海波设计制作的“手工太师椅”荣获铜奖。目前,李海波正在为藤制品编织技术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去年,公司的年产值达到60万元。现在产品供不应求,下一步还会加大投资扩大规模,带动更多乡亲共同致富。”李海波说。

新闻推荐

四川通江魔芋面走出国门受青睐

四川通江魔芋面走出国门受青睐□程聪本报记者汪美山近日,四川巴中通江县自营出口企业——四川深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首批1...

通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通江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