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再添2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巴中日报 2019-01-22 09:10 大字

(实习生 李建军)1月10日,省政府公布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巴中市有28处列入,占全省21个市(州)公布文物数量的14%。至此,全市共有9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28处具体为古遗址2处,通江县蜀道通江段和得汉城遗址;古墓葬6处,恩阳区赖家河崖墓群、平昌县邓绍芳墓、通江县杨国臣墓、南江县吴三策墓等;古建筑9处,包括巴州区柳岗坪翰林院、恩阳区步月塔、通江县梨园坝民居建筑群等;石窟寺及石刻2处,分别是通江县石佛子梁石窟和南江县黑岩湾石窟;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9处,有巴州区杀牛坪战斗遗址、中共川陕省委旧址和中共川北地下党组织活动旧址群等。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利用和监督管理工作。”

据了解,经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巴中市共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点2万余处,正式录入国家文物数据库3400处。

相关新闻

川博和将帅碑林纪念馆去年共迎200余万人次参观

(实习生李建军)1月9日上午,彭州市人民法院组织全体党员来到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性教育培训活动。这只是众多前来川博参观的团队之一。记者从川博获悉,2018年,川博、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纪念馆全年共接待观众约200余万人次。

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现有文物资料2万余件,史料2000余万字,全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人民为创建、巩固和发展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光辉业绩。川博和将帅碑林纪念馆在促进青少年牢记革命历史,继承革命遗志、弘扬红军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中小学生入队、入团、入党宣誓,开展党性教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思想教育的“活课堂”、“主基地”,是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介绍,2018年,川博和将帅碑林纪念馆共接待观众200余万人次,其中开展党性教育27.3万人次,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10万人次,举行重大节日主题临展“川陕苏区金融事业发展暨人民币发行图片展”、“欢度‘六一’眺望未来”、“文博人的初心和使命”等13场次,全年讲解共计80000余场次。

新闻推荐

“山水画廊·秀美巴中”绽放异彩

2018全域旅游成绩单产业收入?全年接待游客29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6亿元,同比增长11%和17%?品牌建设?创建“...

通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通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