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脱贫攻坚的恢宏画卷——读长篇报告文学《通江水暖》
——读长篇报告文学《通江水暖》
□贾登荣
脱贫攻坚,是近年来在媒体上曝光率最高的热词之一。具有一双敏锐新闻眼的人民日报高级记者、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刘裕国,自然明白这个词语传达的信息!于是,他与另一名作家郑赤鹰一道,深入到地处大巴山腹地的革命老区通江县,目睹了这里开始的脱贫攻坚大会战,感受了这里的党员、干部、群众为脱贫奔康而夜以继日的奋斗,看到了这块流淌着革命先烈鲜血的土地上发生的巨大变化,然后捧出这部30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通江水暖》,用大量生动的事例、翔实的数据,向人们多角度、全方位呈现出一幅革命老区通江县气吞山河、波澜壮阔的扶贫攻坚恢宏画卷!
《通江水暖》是一部紧扣时代脉络,紧跟时代步伐,反映革命老区人民脱贫攻坚伟大实践的力作。这些年,在文学界有一种观点,就是作家要与时代保持距离。这实质上就是要作家不关注当下的生活,不深入实际,不扎根基层。其实,这样的观点,是有害的,也是不利于文学的繁荣的。刘裕国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作家,他坚持与生活保持密切的联系,把自己的创作与当下点点滴滴的变迁联系在一起。正是这种强烈的使命意识、责任担当,刘裕国才一头扎根到偏僻的革命老区,通过跋山涉水,深入基层,扎实采访,不断记录,然后用大量生动质朴的故事,浓墨重彩般再现了通江人民继承发扬红军精神,在411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展开的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伟大战役,让读者从中受到极大的鼓舞与震撼。
深入扎实的采访、反复细致的提炼,是保证纪实性文学作品取得成功的关键与基础。10多年前,曾经陪同刘裕国先生采访过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雍宗满。他一头扎进雍宗满所在的村达一个星期时间,采访了上百群众。为了核实每一个事件,他总是要反复向不同的人员求证,以保证细节的真实性。这种深入细致的采访作风,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在《通江水暖》一书的写作中,刘裕国这种舍得下“绣花工夫”的精神又一次得到发扬。据作者自己讲,为了写作这部报告文学,他与郑赤鹰先后在通江县住了60多天时间,足迹踏遍了通江的山山水水,采访的党员、干部、基层群众达数千人。接着,又查阅调看了大量的资料。通过前前后后一年多的筹备、写作、锤炼,最终才完成这个报告文学。正是作者这种踏实、深入的作风,才保证了作品能够客观,真实的呈现通江人民的艰苦奋斗,脱贫攻坚的可歌可泣的场面,也才让作品中那些人物、那些故事洋溢着强烈的感染力、穿透力。
这部书坚持做到了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让人们感受到脱贫攻坚的紧迫性,激发人们对这块红色土地的极大关注。其次,作者在《通江水暖》一书里十分注重点与面的结合,让人们看到了通江这场扶贫战役的广泛性。一个时期,由于少数官员喜欢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因此,对于当下这场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战役,也有人戴着同样的有色眼镜来看待。为了破除人们习惯性思维,作者在这部书中,不仅仅再现通江某一个乡、某一个村的脱贫事迹,而是在展示“点”的同时,注重对“面”的全方位呈现。
再则,作者在《通江水暖》一书里,注重把作者对事件的描写与当事人的口述相结合,增强了全书的可信性。
报告文学作为“非虚构”类作品,除真实性是它的第一属性外,文学性也是作品题中应有之意。所以,《通江水暖》一书的作者在写作中注重真实性与文学性的有机结合,从而增强全书的可读性。
可以说,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与面的结合、描写与口述的结合、真实性与文学性的结合,是《通江水暖》最鲜明的特点,也是这部报告文学最值得称道的地方。
《通江水暖》作者:刘裕国郑赤鹰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这部书坚持做到了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让人们感受到脱贫攻坚的紧迫性,激发人们对这块红色土地的极大关注。
——《通江水暖》 新闻推荐 □张敏在通江县铁佛镇印合寨村的山坡上,一群群黄牛悠闲地吃着草。这群牛的主人,就是80后的大学生“牛倌”熊伟。2015年春节,回到老家的熊伟发现,农村的大量土地闲置。他决定放弃工作,毅然回乡创业养...
通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通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