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专合社+农户脱贫增收信心足

四川农村日报 2017-08-30 06:02 大字

本报讯(张敏)近日,笔者在通江县瓦室镇雨花村看到,莲叶一田挨着一田,朵朵莲花娇艳绽放。村民谢爱弟在田间娴熟地挖藕、洗藕,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谢爱弟家有两个孩子上学,外出务工就照顾不了家庭。自从2015年村里成立了星星农业专业合作社,他摇身一变成了“上班族”。据他介绍,自家的10亩土地全部流转给了合作社,每年流转费3000元,务工收入每月2000余元,年收入近3万元。

星星农业专业合作社是集有机绿色种养、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专业合作社,目前已种植莲藕400余亩、中药材1200余亩,养殖母牛40余头、生猪500余头。据合作社负责人郭周发介绍,正常劳动力每天80元工资,半劳动力每天60元工资,去年共支出工资16.2万元。“下一步,我们计划扩大种养规模,发展观光农业和生态乡村旅游,可以给当地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户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对于带动群众共同增收致富,郭周发信心十足。

星星农业专业合作社只是通江县专合社扶贫的一个缩影。据县农办副主任刘力涛介绍,近年来,通江县大力探索“专合社+农户”的产业扶贫之路,坚持平等自愿、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服务为根本,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充分发挥专合社教农学艺、带农入市、为农服务、助农增收等核心功能,切实增强产业扶贫“造血”功能,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全县已有专合社971家,辐射带动5万余农户 (其中贫困户1万余人)增收致富。

新闻推荐

为了碧水清流 巴中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大效果好

市污水处理厂迁建工程本报记者李俊如/文夏雨/图市环保局统计,2017年上半年,全市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均达到地表水III类标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率100%,农村集中式饮...

通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通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