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算好“四本账”精准答好“四道题”巴中:决战贫困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何菊 张萍
贫困人口31.83万人,贫困发生率10.5%,分别居全省市州第4和第3位——这是巴中面临的贫困现实。
到2019年,31.8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99个贫困村全部销号,五县区全部摘帽——这是巴中立下的军令状。
“贫中之贫”,面对的是“难中之难”。
这是一块“硬骨头”!也是决战贫困、决胜全面小康,巴中必须打赢的一场硬仗!
“脱贫攻坚事关全局,既是一项政治性工程,又是一项战略性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头等大事。”巴中市委书记冯键表示,巴中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以“唯此为大”的战略定位、“念兹在兹”的精神状态,严格落实“一本账、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目标措施,真抓实干、创新突破,务必确保全面完成今年脱贫任务,实现脱贫攻坚“首战必胜”。
起步就是冲刺。巴中全市上下自我加压,以算好“四本账”、答好“四道题”为抓手,“挂图作战”,全力以赴确保首战告捷!
算好“家庭收支账”
答好“精准扶持谁”
“卖鸡收入270元”、“年底还有集体资产贫困户优先股收益分红、沐生农业公司的土地流转收入等,今年脱贫很有希望”……
在巴中市南江县八庙乡普照寺村,贫困户陈仕雄拿出家里的收支账本,一笔一笔地向冯键一行汇报。按照省委统一安排部署,巴中启动全面开展脱贫攻坚蹲点调研督导工作,督导内容包括“一本账、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陈仕雄的家庭收支账是督导要点之一,这也是巴中率全省之先、实施精准脱贫的创新举措之一。
今年7月,巴中在全市推行“建档立卡贫困户收支台账”,实行一月一记录,贫困户退出后再记录一年。
“贫困户全年每月的收入、支出,必须清清楚楚,贫困户、帮扶干部、第一书记都要签字核准,层层把关,确保真实,并录入电脑系统。真记账、记真账、记实账,这是一项硬措施,我们会逐户进行检查。”对“收支台账”推行的背景,冯键认为,脱贫进入“啃硬骨头”的冲刺期,精准脱贫、精准实施是关键,需要找准目标、对症下药、靶向治疗。“谁家穷?有多穷?为啥穷?这事搞不清,***难开展。”冯键说,为贫困户记账,可以梳理出具体帮扶措施,实现对工作进度、成效和过程的痕迹管理,促进帮扶真正精准、增收项目真正精准,还有助于贫困户养成精打细算的好习惯,“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好一世穷”。
“建好家庭收支账,方便动态管理监测扶贫对象,确保扶贫对象精准;因户因人分析致贫原因,结合贫困群众意愿制定个性化帮扶措施,确保措施到户精准。从识贫到扶贫,改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力求精准。”巴中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王伟说。
算好“内外合力账”
答好“谁来精准扶”
初冬时节,见到陈幸福时,他正将自家园子摘的青菜切碎喂他视若宝贝的100只乌鸡。
陈幸福今年57岁,是南江县八庙乡普照寺村村民。十年前,妻子离家出走留下两女一儿,由于早年腰椎和眼睛受伤不能干重活,只能在家种点庄稼供孩子读书,先后举债了5万余元,家庭生活举步维艰,属典型的因病、因学致贫。
2015年,陈幸福被当地政府纳入定点帮扶对象,并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搞起了乌鸡养殖。
人穷志不短的陈幸福今年还养了6头土猪,同时把原来的冬水田也改成鱼塘养草鱼。
谈起收入,陈幸福笑眯眯地算起了账:乌鸡市场价每斤25元,养鸡能收入近1万元,养猪能收入5000元,鱼塘里的鱼也能增收,明年的收入有望达到2万。这个数字,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陈幸福盘算着,不出三年,他的欠债能全部还清。
陈幸福获得幸福生活的背后,离不开他自身谋求脱贫迸发的内生力+外部帮扶的推动力。陈幸福也是巴中着力算好“内外合力账”、构建大扶贫格局的一个缩影。
走进通江县方山村一贫困户家里,墙上“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八个大字十分醒目。一聊才知道,近年来户主依托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建起了新居;在村里“第一书记”的指导下,种了3亩中药材,养了3头牛……虽然苦了点、累了些,但穷日子一去不返,人越活越精神。
“打好扶贫攻坚战,既需外借帮扶之力,也需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内外互动,才能催生1+1+>2的效益,脱贫动力才能强劲持久。”巴中市委副书记、市长何平表示。
算好“内外合力账”,巴中着力构建帮扶体系:建立“挂包驻帮”(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工作队驻村、党员帮户)和“一联二带三一体”(“强村+弱村”“富村+穷村”组建联合党总支,带动组织建设和经济发展,实现规划设计一体、基础建设一体、产业发展一体)的党建扶贫工作模式,开展基层党建和扶贫“双推进”工作。
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外部帮扶也在发力。
“以前主要靠种稻谷,养猪,一年就挣几千块钱。” 家住通江县火炬镇苟家坝村的王小兰去年在当地农村信用社贷了5万元的扶贫小额贷款,买了4头牛、8头猪、40余只鸡,还承包了一个鱼塘,除去养殖成本,估计今年能挣5万元左右。
从年收入几千元到年收入近5万元,王小兰生活的飞跃得益于巴中近年来大力推行的金融+扶贫。
不只是金融。为保障扶贫项目的有效实施,巴中创新机制,全市上下“一盘棋”,形成攻坚脱贫“大合唱”:统筹协调整合了交通、水利、农业、畜牧、教育、卫生等项目资金,捆绑投入工程建设。同时,采取农民自筹、银行信贷、社会支持等方式解决工程建设中资金不足的问题,全面构建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贫困群众的内生力,社会各界帮扶的推动力,催生了1+1>2的裂变效应。在此推动下,巴中今年有望减少贫困人口9万以上,减少贫困村215个。
算好“创新突破账”
答好“怎么精准扶”
走进巴州区水宁寺镇枇杷村,一幢幢灰瓦白墙、飞檐翘角的二层小楼依山就势,一条条平坦笔直的水泥路直达家门。
在村民金光志家,记者看到,二层小楼,5间卧室,厨卫俱全,一个露台、一间储藏室,功能分区合理,装修简洁大方。
但几年前,金光志的生活可不是这样。“那时,全家住在对面的坡上,一年里总要遇上几次滑坡。土坯房不结实,日子过得担惊受怕的。”
金光志现在的日子是越过越舒心:家里的地都流转给了村里的合作社,一亩每年有680元的流转费。父母还到合作社里务工,每人每月能有近2000元的收入。他自己在巴中开了个小建材店,卖些墙纸墙布,一年能赚个两三万元。相比以往在外打工每年挣的两三万元,金光志觉得现在这钱含金量大多了,“开销小了,照顾家人还多了。”闲时,金光志和家里人在房前屋后种上点蔬菜,日子过得挺惬意。
不只是金光志一家,目前枇杷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规划的三个聚居点中,能容纳110户搬迁户的金家湾聚居点已全部入住。规划入住35户的廖家碥聚居点已经完工,规划入住73户的陈家碥聚居点正在加快建设之中。
“居住环境好了,村民们干事创业的热情更高了。”村支书杨彬说,村里有开超市的,有发展农村电商的,还有办农家乐的,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枇杷村村民的好日子源于巴中在创新中用活了相关的土地政策。“如果不是得益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整治、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三项土地政策的叠加使用,我们村就不会是现在的漂亮模样。”说起村庄变化,杨彬十分感慨。
让杨彬感概的土地好政策是巴中脱贫攻坚“头号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实施过程中,在全国率先探索出的一条“让土生‘金\’”的创新之举。
近年来,面对农村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市情,巴中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因地制宜、因人施策、一户一法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从根本上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际困难,但巨大的资金缺口一直困扰着财力并不雄厚的巴中。
2014年9月,国土资源部为支持巴中脱贫攻坚,专门定身打造“可在省内跨县、市开展增减挂钩”等6条支持政策。
巴中市国土资源局负责人说:“政策‘松绑\’后,我们把土地政策作为到村到户扶贫的主导力量,以699个贫困村为重点,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村土地整治、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等国土资源项目在每个贫困村全覆盖。通过土地政策功能互补、效应叠加,有效解决了***怎么扶的问题,解决新居怎么建、产业怎么兴、人往哪里搬的问题。”
具体操作办法是,引导农民集中建设居住区,将原来的旧房宅基地复垦,节约出来的指标拿到城里使用,将收益的“级差地租”拿回农村去,解决农户建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金光志告诉记者,他家拆旧房屋及附属设施面积518平方米,获得补助10万余元,加上避险搬迁补助2.5万元,他只花了不到3万元就住进了新居。
“新居”建在哪里,基础设施就配套到哪里,产业发展就延伸到哪里。
“枇杷村共拆旧259.05亩,节余挂钩周转指标162.35亩,通过易地流转可实现收益4000万元。”杨彬介绍,通过这种方式,枇杷村公共基础设施大为改善。
目前,枇杷村引进业主建立种养专业合作社发展核桃、枇杷种植,解决了200多个剩余劳动力就业,每年人均可实现务工收入1万余元。
不久前,成都高新区以每亩29.5万元的价格使用巴中市4500亩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总金额达13亿元。巴中就此成为全省第一个开展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省域内流转的市(州),也是国土资源部出台用好用活增减挂钩政策积极支持扶贫开发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政策后,全国第一个在省域范围内流转使用存量增减挂钩指标的地区。
目前巴中500个项目村全部启动,建成231个安置点、12820套安置房,7841套安置房加紧建设。今年计划搬迁的10953户贫困群众可如期搬进新房子,力争早日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的目标。
算好“责任任务账”
答好“脱贫怎么求实效”
走进南江县八庙乡普照寺村村办,一幅2016年脱贫攻坚作战图赫然在目,一面面小红旗标在今年脱贫摘帽村上,时不我待、攻城拔寨的战斗气息扑面而来。
“巴中脱贫工作的成败,事关全省脱贫大局和全面小康全局。群众不脱贫、干部不离村,要用干部的‘脱皮\’换取群众‘脱贫。”巴中决策层态度鲜明。
面对31.8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99个贫困村全部销号、五县区全部摘帽,巴中带着等不得、慢不得、拖不得的责任感、紧迫感,以破釜沉舟的决心,上下同心,戮力推进脱贫攻坚——
签订“军令状”,不摘“穷帽”就摘“官帽”。将巴中域内所有贫困村、贫困人口的分布情况和脱贫进度用不同颜色在地图上标注,以文件形式明确***时间表、作战图,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挂帅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建成集“即时监测、精准分析、快捷指挥”于一体的数字化、动态化、可视化的脱贫攻坚指挥中心,正排工序、倒排工期、挂图作战。
建立考核引导机制。签订脱贫攻坚军令状。明确具体脱贫时间和任务,各级扶贫主要责任人公开立下“不脱穷帽就脱官帽”的誓言。
建立“责任单”,不“履责”就被“问责”。
脱穷求实效,干字当头;攻坚脱贫,巴中气场正升腾!
新闻推荐
四川经济日报巴中讯(记者何菊)近日,国网巴中供电公司总经理贺军一行深入通江县调研电力工作。贺军一行先是深入通江县高明新区实地察看110千伏变电站选址及新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在听取了通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