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高妈妈,长大后我们都成了你

华西都市报 2016-05-26 15:19 大字

高玉传和他的3个“儿子”李勇(左一)、刘美建(右二)、彭建明(右一)。

家风是融化在我们血液中的气质,是沉淀在我们骨髓里的品格,是我们立世做人的风范,是我们工作生活的格调。家风是民风社风的根基,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高妈妈,给你看我的两个儿子。”45岁的彭建明把在通江县长胜小学帮扶的一对双胞胎孩子的视频,发给了干妈高玉传。看到两个可爱孩子的面庞,高玉传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一定要持之以恒地帮助他们,让他们像你们兄弟一样成才。”

25年前,高玉传资助了因家庭困难差点辍学的彭建明、李勇等10多名学生,让他们完成学业;25年后,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恩“母爱”,帮助贫困儿童。彭建明说:“我受过别人的关爱,我也要去帮助别人。”

25年来,高妈妈资助了10多名贫困学生

1991年,在中和街道开书店的高玉传遇到了一个叫彭建鸿的应聘者。聊天中,高玉传得知彭建鸿有一个在读高三的哥哥,叫彭建明,因高考失利准备放弃学业。“我自己学历不高,很理解贫困家庭娃娃希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想法。”高玉传便资助彭建明再次参加高考。第二年,彭建明考取了西南财大。面对学费压力,高玉传继续为他提供学费和生活费,直到他完成学业。

当时,高玉传还资助另一个“儿子”李勇。“如果不是干妈,我不知道今天会是什么样。”李勇回忆说,1998年他上大一,父亲突然去世,面对家里困境和高额学费,李勇打算辍学。这时,他遇到了高玉传。“不能耽误孩子的前程!”此后,高玉传每年都资助李勇学费、生活费一万多元。高玉传那时年收入约十多万元,每年拿出两三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5年来,她共资助了10多名学生。

如今已经64岁的高玉传,还在资助困难学生,“我现在资助的这个女孩上初中,我承诺了要供她读大学。”

感恩母爱他动员身边人帮助困难学生

在高玉传帮助过的贫困学子中,有的成为医生,有的成为设计师,有的成为公务员……

“我觉得对高妈妈最大的感恩,就是成为她那样善良的人。”彭建明从4年前开始资助一个高中学生。

彭建明加入了自己女儿在读的华阳实验小学家委会,和学校、家委会成员一同帮助困难学生。今年4月,他组织了6个家庭到巴中通江县长胜乡,与那里的贫困家庭孩子结对帮扶。“我和另外一位家长这次共同结对了一对双胞胎,每个月给予生活费,直到他们念完大学。”彭建明说。

传承家风 他们说:

彭建明:我觉得报答她最好的方式,就是把这份爱用自己的双手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李勇:高妈妈告诉我们什么是善良和无私,我们会帮助更多人,这也算是对她的感恩。

华西社区报记者 阳菲菲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四川首例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省域内流转”促脱贫攻坚

新华社成都4月10日电记者10日从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了解到,成都高新区将以29.5万元/亩的价格使用巴中市4500亩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费用约13亿元。这是四川第一例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省域范围内流转,在...

通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通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