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 一朵银耳引放现代农业满园春
——四川省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重点县巡礼
提到通江想到什么?银耳。
那朵洁白胜雪、让通江人引以为傲的通江银耳,4月更是斩获驰名商标认定。
如今,通江人也早已不满足仅手持这一张烫金名片。近年,通江以“生态、特色、规模、高效”为主攻方向,瞄准通江银耳、高山绿茶、空山马铃薯、道地中药材、优质粮油、巴山土猪、空山黄牛、诺水大鲵等,空前发力。
一花独放不是春。在创建现代农业重点县征程上,一朵银耳的绽放,引放了通江现代农业发展的满园春色。
串珠成链
百亿产业加速形成
不久前,“四川省第七届乡村文化旅游节(春季)通江分会场、第二届巴中云顶茶文化旅游节”在通江举行。
有机茶艺表演、银耳文化体验……细看活动构成不难看出,这个文旅盛会背后是通江现代农业的整体崛起。
茶叶产业发展便是力证。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向北亚热带气候过渡地区的通江,森林覆盖率62%,大气、土壤、水质基本无污染,且含硒丰富,孕育了“高山生态、富硒有机、香高味醇耐冲泡”的独特品质。
通江抓住“茶业强省”和巴中茶产业“双百工程”机遇,走“育繁推、产加销、全产业链打造”发展模式,助推茶产业加速发展。
数据显示,2015年该县茶叶种植28.5万亩,茶叶总产量9100吨,实现综合总产值11.4亿元,带动全县5万茶农走上致富路。通江富硒有机茶也成为继通江银耳后,该县的又一张产业名片。
岂止茶产业。
通江县农业局负责人介绍,该县正大力实施食用菌、茶药、生态养殖“百亿工程”,确保到2020年实现以通江银耳为品牌的食用菌综合产值100亿元产业;以高山富硒为特色、以道地药材为重点的茶药综合产值100亿元产业;以空山黄牛为核心、巴山土猪为重点、以诺水大鲵为方向的生态养殖综合产值100亿元产业。
白色银耳、绿色茶叶、黑色木耳……如今的通江,正以越来越丰富的色彩扮靓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大盘。
百亿产业如何加速?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同样是重点。目前该县“四新”示范、“六良”配套率100%;测土配方施肥率100%;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率达30%;动物强制免疫病种免疫率达100%;抗体综合检测合格率达87.6%。不仅如此,现代农业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发展,农民素养不断提升、专业技术人员水平不断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及实用技术培训不断强化……
从一朵银耳到百花齐放,通江不断向世人递出崭新的现代农业发展名片。
接二连三
打造“现代农业+”新模式
“十二五”圆满收官,“十三五”昂首起步。
通江更是充分借鉴互联网思维,加速打造“现代农业+”新模式,由单纯种植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过渡,“接二连三”的文章越做越大。
——“接二”,依托农业发展良好基础,加速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通江大力引进、壮大、培育龙头企业,推进龙头企业集群集聚,依托龙头企业将产业链、价值链与现代产业发展理念和组织方式引入农业,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构建全产链。
古林公司投资2000万元在陈河老鹰嘴村建成500亩银耳产业园和菌种研发及产品研发中心;万峰科技投资500余万元在民胜方山村新建中药材烘干房,千方药业建成集生产加工、产品研发、仓储物流于一体的产业园……全县涉农龙头企业达82家。
未来目标已设定:到2020年,通江计划创建省级龙头企业10个,市级龙头企业25家,农民专合社800个,新型经营主体引领生产基地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产品加工精深化,市场营销网格化。
——“连三”,则是围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发展循环农业,围绕生态旅游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让百姓荷包鼓起来、日子富起来。
与旅游深度融合是通江一大特点。四川第七届乡村文化旅游节(春季)通江分会场、第二届巴中云顶茶文化旅游节正是围绕茶产业、茶文化、茶风情、茶旅游大做文章,推进茶旅融合发展。
拓展三产空间同时,“本体”功能也得以强化。数据显示,节会期间,罗村、翰林、巴蜀白茶等6家茶企产品销售额达870.1万元,茶产品销售合约金3233万元。而特色果蔬产业等领域均加速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引来游客无数。
如今的通江,28万亩茶园堆翠叠绿,成为休闲、观光、茶文化体验的绝佳去处;16万亩宜渔水面碧波荡漾,鱼虾成群,成为休闲垂钓胜地;20万亩干果产业带就是一条条乡村旅游线;食用菌、猕猴桃、葡萄产业园,处处都是休闲度假景点。
2015年,通江脱贫的2.2万人中,旅游脱贫达7920人。
新目标已锁定——到2020年,休闲旅游农业增加值将增长15%。通江,整装再出发。
□李三水 图片由通江县农业局提供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吴梦琳5月14日至19日,由省政府新闻办、省外侨办、中国新闻社联合组织的2016行走中国海外华文媒体美丽四川行活动举行。来自美国、德国、英国等18个国家的22家海外华文媒体负责人、编辑...
通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通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