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荔枝道上“国保”石窟凸显野外文物保护之难

四川日报 2014-05-02 13:17 大字

□王兴元 本报记者 吴晓铃

大巴山深处的通江县枸花坪村,通江河水从村里缓缓流过。在距河面20米高的一处坡地上,4龛雕刻细腻、装饰华丽的唐代石窟格外引人注目。这是通江白乳溪石窟,去年5月,刚刚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然而,当地村民缺乏保护意识,以及文物保护资金的欠缺,“国保”石窟的保护堪忧。

3月1日,通江县文物局副局长席凯带领记者来到白乳溪石窟。他指着附近一条依稀可见的石梯路说,“这就是古蜀道上的荔枝古道。”

记者看到,龛窟不大,仅造像就有122尊,题记4幅。题记年代最早为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最晚为北宋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龛窟形式有单层圆形龛、双层方形龛、外方内屋形龛等,雕刻手法以高浅浮雕和线刻为主,造像都非常精美。

席凯说,敦煌石窟研究院原院长段文杰到通江考察后,认为仅其中的1号龛窟,融宗教、彩绘、建筑、雕刻、音乐、服饰为一体,是盛唐时期少有的石窟佳作,是研究古代南北方佛、道、儒文化的重要载体,堪称“荔枝道上一颗明珠”。

然而,千百年来,白乳溪石窟在日晒雨淋之下,有不同程度的风化剥蚀。看护石窟的82岁村民杜茂义回忆,石窟在文革中受损最严重,大部分雕像的头部被毁掉。从此白乳溪石窟无人看护,乱石、荒草、杂木、淤泥逐渐“淹没”了石窟。

到了2001年,一群村民到这里除杂草、栽松柏,清除雨水冲下来的乱石,还在周围修了排水沟和石梯。然而没有专业人士的指点,他们把被毁的头像直接用水泥“粘”在了原来的位置,并为大部分石窟上了“彩妆”。

记者看到,石窟周围的柏树上缠满香客供奉的红绸布,偶尔还听到鞭炮响起。村民赵明福说,如果香客多的时候,整片柏林都笼罩在烟雾中。

席凯介绍,白乳溪石窟共分A、B、C、D四区,呈三角形布局。然而河水常年冲刷,C区已开始逐渐下沉。前几年,县文物局挤出资金,在村里办起了文物保护培训班,向村民宣传文物保护知识和保护法,还修建了A区、B区围墙,落实了专人看护费用。“由于当地文物大多分散在山区,保护成本高。而国家和地方配套的保护资金有限,分到每个文物点的就是杯水车薪。要切实保护这处新‘国保\’,还需要更多的重视。”

新闻推荐

筑基 驱动跨越

——通江县全域生态扶贫观察(三)短短两年完成交通投资20多亿元,建设“巴山新居”6860户,改造土坯房3万户左右,1万多农村劳动力就地转化为农业产业工人……翻开通江县近年扶贫工作记录,硕果累累。这些成...

通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通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