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基 驱动跨越
——通江县全域生态扶贫观察(三)
短短两年完成交通投资20多亿元,建设 “巴山新居”6860户,改造土坯房3万户左右,1万多农村劳动力就地转化为农业产业工人……翻开通江县近年扶贫工作记录,硕果累累。
这些成果实实在在反映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巴山新居”鳞次栉比,通村水泥路蜿蜒盘旋,小汽车来来往往……近日,通江县烟溪乡苏家坪村村民张新国向外来客人说起村里这几年的变化,滔滔不绝。
苏家坪村曾是远近皆知的贫困村,这个村子的变迁折射出通江县在创建“全国连片扶贫开发示范区”中取得的实效。两年多来,该县实施大小交通项目340多个,投入超过20亿元,共建设“巴山新居”6860户,改造土坯房3万户左右,让12.14万人实现脱贫。截至201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5870元。
□尹勇 庞峰伟 李晓军 王兴元图片由通江县委宣传部提供
夯实发展基础,从修路开始
“照亮找松光,走路靠脚杆,喂牛来耕田,养猪为过年,生活救济填”。这是通江县板桥口乡高家梁村从前流传的一首民谣。
恶劣的自然条件,落后的基础设施,一直是通江边远高寒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最大阻碍。由于区位劣势,尽管群众十分勤劳,但仍难以从根本上脱贫,即使解决温饱,也只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饱而复饥、温而复寒”的情况时有发生。
要断“穷根”,必须下定决心修好村道路。
在县里支持下,高家梁村民筹措资金,艰苦奋战,到目前,硬化村组道路8.6公里,修通社道路16.4公里、院户路16.5公里,行路难的日子一去不返。
路通了,村民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村委会主任冷兴昌介绍,目前,全村养殖黄羊、波尔多羊500只;种植银杏苗木25万株、猕猴桃2万株、核桃3万株;生产椴木银耳、木耳5000瓶。201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近6000元。
路通而民惠,高家梁村的变化只是通江全县农村的一个缩影。近两年,通江县实施大小交通项目340多个,完成投资20多亿元。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跨越发展,为通江“斩断穷根”筑牢坚实基础。二郎庙水库主体工程竣工,湾潭河水库开工建设,兴建各类水利工程、饮水工程7200多处,新增蓄引提水能力4100万立方米,解决49万人饮水困难;新(改)建校舍23.83万平方米,通江二中迁建、麻石小学援建项目已投入使用;迁建县医院、中医院,改扩建乡镇卫生院15个、215个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建成城乡敬老院21所;高坑电站和220千伏输变电站建成投运;通信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
改善人居环境,才能提升幸福指数
街道平坦整洁,新居错落有致,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阳春三月,我们探访空山乡龙池村,若不是远处的山林,完全可以感受到宛若行走在县城的高档小区。
每天清晨,村民何光国都要到休闲广场和10多名村民跑跑步、健健身,住进“巴山新居”的何光国有些激动:以前住土坯房,每逢下雨屋子就漏水,总担心房顶塌下来,现在不用担心了。
何光国的新居有一楼一底,底楼有客厅、储物间、一间卧室和卫生间,第二层有三间卧室和一个卫生间。大屏幕液晶电视、洗衣机、冰箱等家用电器和时尚新潮的家具让家里充满现代气息,从担心到舒心,这家人感觉像是在“做梦”。
像何光国这样从土坯房住进新房的村民,近两年来在通江就达3万户左右,该县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要求,坚持以统筹城乡、扶贫攻坚为统揽,加快实施市委“三个聚集、三项改革、六个统筹、六大工程”,探索建立了“党政主导、部门主帮、乡镇主责、村组主力、群众主体、社会主动”的“六为主”的巴山新居建设机制,以土坯房改造、高山移民搬迁、适度聚居为重点内容建设农村聚居点86个,建设“巴山新居”6860户。同时多数社区已建起卫生站,修葺好学校,配套完善农民阅览室,村民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如今,走进通江农村,看山村巨变,赏乡村新景,感受农民新生活:新修的水泥路和院户路,在村庄蜿蜒盘旋,纵横交错;巴山新居亭台楼阁,别致气派;房前屋后花草繁茂,产业连片,一幅新路新居新产业的山水田园图,给昔日寂静的穷山村增添无限生机。
发展现代产业,助推脱贫致富提速
春节一过,泥溪乡西街岭村61岁的村民杨述由就在茶园忙开了,不是修枝就是除草,把自家这个“绿色银行”收拾得井然有序。“有了这三亩养老茶,儿子的后半生就有着落了。”站在绿油油的茶园里,杨述由终于松了一口气。
杨述由的儿子杨永福从小就患有小儿麻痹症和智障,42岁了还不能完整地说一句话,“要是我不在了,哪个来养活他呢?”杨述由为此时常忧心忡忡。
去年,泥溪乡把培育茶叶产业作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绿色银行”,先后组织30多批村民到龙虎山考察茶叶种植情况。“种茶既轻松收入又比种粮高,村民们附带就可以帮他管理了。”从龙虎山回来,杨述由率先种了3亩茶。“泥溪乡的茶,是‘养老茶\’、‘定根茶\’、‘子孙茶\’!”乡党委书记朱雪梅介绍,全乡高标准规范栽植茶叶3500余亩,预计3年后,每亩茶园的收入6000元。
产业发展,遍地开花。有人种茶,有人栽耳。
诺水河镇梓潼村裕德源露天椴木银耳培育基地,50多名村民一字排开,搭架、放棒……“每天工作8小时,按月2000多,比种庄稼强多了。”村民唐何香乐呵呵地说。
梓潼村地处高寒山区,村民收入主要靠传统种植养殖,2012年村民人均纯收入2430元,是典型的贫困村。唐何香和丈夫只好外出务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去年初,四川裕德源公司“嫁”到诺水河镇,租用土地300亩,建起25个标准化耳塘和150亩露天椴木银耳培育基地,采取“公司+协会+农户”模式,辐射带动本村100户发展椴木银耳10万袋。唐何香自家2亩多闲地终于派上用场,按每亩400元流转给公司,她和丈夫还在裕德源食用菌产业园打工,每人月薪2400元。按每年5个月计算,一年务工、租金收入近6万元。
用唐何香的话说,“用好土地就是端了金饭碗”。
在创建“全国连片扶贫开发示范区”过程中,通江把土地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突出产业支撑,将产业发展与扶贫开发同规划、同建设。全县借力通江银耳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搭乘“神八”太空育种契机,大力发展以通江银耳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带动近5万名农民增收致富。
目前,通江1万多农村劳动力就地转化为农业产业工人,6000余农民在园区从事季节性务工,人均年收入达2万余元。围绕食用菌、茶叶、核桃、红色生态旅游等4个主导产业和水产养殖、巴山土鸡、空山黄牛、青峪猪、空山马铃薯等特色产业,建生产基地10个,面积达70万亩,实现小块土地向专业合作社集中、向生产大户集中、向龙头企业集中,规模优势初步显现……贫困群众增收脱贫步入“快车道”。
新闻推荐
国家专项计划在川招生数是去年两倍本报讯(记者江芸涵)7月12日,王李游获悉自己被北京大学录取,这名巴中市通江县的贫困考生,以文科615分的成绩在国家专项计划中被北大哲学类专业录取。据录取场相关负责...
通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通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