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山深处 一个80后的“119农村消防”
一个普通人,究竟愿意为梦想付出多大的代价?通江县33岁的农村小伙子冯霖,为了大巴山深处的乡亲们能够享有和城里相同的消防条件,不再遭受因火灾而倾家荡产的苦痛,他付出了自己的全部——
他是当地大多数乡亲眼里热心的“冯大队”。今年7月24日,公安部主办的首届全国119消防奖颁奖,冯霖成为全国56名消防先进个人之一。然而,还是有人不理解他的疯狂,悄悄赐他绰号“冯傻儿”……
□张远忠 本报记者 吴晓铃 文/图
A
辞职回乡办消防
在当地县消防大队工作时,农村发生火灾无法及时扑救的绝望,频频触动着他的心。尽管全家人反对,他最终走上办志愿消防队的道路。
7月24日下午,冯霖从四川省消防总队领到奖状后,从成都悄悄返回了通江。这个看上去精瘦却精神十足的小伙子回去后没敢向家人太过炫耀这份荣耀,“免得刺激他们!”
这5年来,冯家最有可能端上“铁饭碗”的冯霖,已经让他的亲人们承受了太多的“刺激”。
冯霖出生在位于大巴山腹地的通江广纳镇佛驹山村。这里山高路远,距离通江县城,也有30公里。当地农村祖祖辈辈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够走出大山。冯霖同样如此。中学毕业后,冯霖参军到了武警部队,退伍后,凭着开车的好手艺,被招聘到了通江县消防大队开消防车。在家人眼里,他终于成了一个“有编制”的干部。岂料4年后,他又重新回到农村。“我就是在消防大队的时候受了触动!”作为驾驶班班长,每次接到119指挥中心的电话,冯霖可以在一两分钟内就载着消防队员出警。然而,地处大巴山的通江县交通极为不便,尤其是到乡镇或者村子里的道路极其难走,“往往我们消防车还没开拢,农民的房子已经烧成了灰。”
有一年,通江三溪乡一个空巢老人家里发生火灾。这个距离县城40多公里的地方,开车走山路要两三个小时,村子还不通公路。当消防队员抬着水泵到达现场时,房屋已成灰烬。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2007年通江县春载乡发生的一起民房火灾,消防车开到乡上后,4个消防员抬着水泵跑了5公里赶到现场,却发现没水源。好不容易解决了从远处的小溪里取水的问题,砖木结构的平房已经烧得差不多了。太多次这样的无功而返,以及过火后的惨景,让冯霖无比心酸,也渐渐有了在农村办消防队的想法。“如果能够有一台适合在机耕道上跑的车,再配上水枪、水泵和水带,直接从水田、河渠里抽水,灭火不就方便多了?”他曾经委婉地给妻子提过此事,遭到强烈反对。“你的心愿是好的,但太不现实!”没想到2008年1月,冯霖还是从县消防大队辞职回了家。
放着“铁饭碗”不端回去当农民,冯霖早给自己找好了借口。“消防员的工作既累又危险,工资又不高,我还不如回家跑运输呢!”原本痛心疾首的家人想想也对,便由他去了。冯霖就这样从妻子手里骗出4万元存折,又把家里卖粮食、养鱼养猪搞副业的钱带到身上,换回来一台长安面包车。等看到车里装着消防水枪、水带这些“赔钱货”以后,一家人才知道被他“坑”了。
B
“杂牌军”按正规部队组建
农民办消防?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是天方夜谭。不过这个农村小伙子是个犟脾气,“认准的事就要一条路走到底”。
广纳镇附近,一幢300余平方米的三层楼房格外醒目。房子外墙贴了朱红色的瓷砖,一楼停着红色消防水罐车、应急发电车以及抢险救援车等专业消防设备。这就是冯霖建立的通江农村志愿消防队的营房。然而在5年前刚开始组建消防队的时候,条件艰苦得多。“当时我想农村消防的设备可以因陋就简,但灭火一定要有足够的人手。我又发不起工资,喊哪个来呢?”冯霖大伤脑筋。他首先试着邀请村里的杀猪匠潘群峰。在冯霖看来,灭火需要劳力,而潘群峰恰好体质好。只是并非人人都有冯霖这份“闲情逸致”,潘群峰听说喊他当不给工资的消防员,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不过冯霖颇为擅长攻心术,他对潘群峰循循善诱,“义务消防是在为国家做贡献,说不定哪天就成正规军了呢。”虽然将信将疑,好歹潘群峰总算答应下来。同是佛驹山村的王成是退伍军人,冯霖就打感情牌。他专门请王成到家里吃饭,两杯酒下肚,再把自己的处境无比诚恳地说了出来,耿直的王成很快表态,“我跟你干!”
就这样,冯霖用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终于在农村招了12个志愿消防员。他们中有打鱼的、跑运输的、做生意的,绝对的杂牌军。由于讲好了没有工资,冯霖不便耽误大家太多时间。他们约好周末定期训练,如果碰上下雨大家有空,就临时训练。为了有一个集结点,冯霖把老家2007年才修的一间新房腾出来当作消防队的营房,设立了值班电话,并且在119指挥中心备案,希望在发生火情的时候可以通知他们。一群个子高矮胖瘦、年龄参差不齐的男人,从此开始在冯家的院坝里练起部队的三大步伐、礼节礼貌以及灭火、排险等技能。
没有人相信冯霖的志愿消防队可以搞起来。就连他的父亲也猛泼冷水,“我这辈子还没看到哪个农民搞消防队,你也不撒泡尿照照!”一些村里人更是对他们冷嘲热讽,“一群傻儿简直疯了,当消防员?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多去打工挣点钱!”
2009年夏天,冯霖有了证明自己的机会。由于连续高温,佛驹山村熊明珠家里突然发生火灾。119指挥中心把电话打给冯霖后,他和潘群峰很快抬着水泵冲了过去。恰好熊家屋前有一个水坑,两人和闻讯赶来的另外3个志愿消防员很快扑灭了大火。由于抢救及时,房子只烧掉了半间,熊家人对着消防队好一阵千恩万谢。冯霖的堂姐夫张守国曾经拒绝过冯霖的邀请,并且严厉批评了他的不务正业。发生火灾这天,他专门跑到现场看笑话,没想到一群泥腿子灭起火来居然有模有样,这个小包工头被感动了,主动要求“以后灭火也算我一个”!
2009年11月9日,通江县农村志愿消防队正式挂牌成立。
冯霖给所有队员买了迷彩服、配备了便于及时联系的对讲机等专业装备。只要有县消防队无法及时赶到的火情发生,队员们便可以马上相互联系,然后骑着摩托车赶到现场。冯霖给自己的红色“长安之星”面包车喷上“119农村消防”字样,“只要一个电话,不管白天还是黑夜,我们都立刻出发。”
这支消防队光灭火还不过瘾,“抢险、处突”也被他们视为“分内之事”。2010年7月,通江发生特大洪灾,广纳镇许多道路被冲毁,百姓房屋垮塌。冯霖带着队员投入抢险,清污泥、修道路、安置村民,一连忙了好几天。几年下来,消防队成功扑灭23次火灾,参加35次抢险救援、216次社会求助活动。
这支草根消防队还参加了青海玉树地震后的抢险救援。2010年4月玉树发生7.1级地震,冯霖驾着面包车,带着5位队员开车40多个小时赶到灾区。他们帮忙卸载、搬运救灾物资,帮受灾群众搭建帐篷。4天后他们撤出灾区时,见当地道路拥堵,大型车进出不便,自己的面包车却可以载着救灾物资在各安置点畅行无阻,冯霖爽快地把长安面包车捐给了当地的消防队。
C
百姓的感谢是坚持的动力
没有政府投入的志愿消防队,每一分钱都得冯霖自掏腰包。他在穷得连油都加不起的时候,也曾想过放弃。但是“好了伤疤忘了痛”,他总算咬牙坚持了下来。
7月27日,冯霖的妻子张燕被他逼着去了通江县城。这几年修营房、购买消防车等投入,冯霖欠着银行20多万元的贷款,他打算把早年在县城里买的一套9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卖掉。派妻子去县城,是因为有买主急着签合同。张燕这次没和丈夫吵架,这个纯朴的女子说,“吵再多次也没用,干脆不说了。”
冯霖办消防队,很快尝到“只出不进”的尴尬。成立消防队之初购买设备,已经花光他的所有积蓄。每次出警,动辄两三百元的油钱、队员伙食费以及设备损耗,让他捉襟见肘。为了维持消防队运行,他就到附近的建筑工地做土工,一天下来能挣200元。只是碰到火警时说走就走,实在不便。三个月后,他干脆自己包工。几年下来,挣了80多万元,然后再把这笔钱投到消防队里。
把面包车捐给玉树后的三四个月,消防队都没有车。他悄悄从信用社贷了6万元,重新买了一辆金杯车。消防队总算可以继续,缺钱却一直是最大的问题。最困难的时候,冯霖厚着脸皮给通江县消防大队说了自己的情况,对方为他争取到5万元油料补贴,一解燃眉之急。
然而,冯霖很快又发现金杯车和水泵不能解决乡镇火情的问题,“因为乡场上没有塘堰,无法取水。”迫不得已,他在这几年陆续购买了消防水罐车等其它消防设备。
2012年,冯霖在广纳镇附近买了一块地,花了40万元修了消防队营房。
处处精打细算,又四处包工挣钱,冯霖还是在银行里欠下了债。妻子张燕为此曾经常和他吵,质问:“你挣这么多钱全赔消防上了,我和你结婚到现在连个金戒指也没有……”冯霖就嘿嘿一笑,“以后挣了钱一定让你穿金戴银。”然后,便抢着干家里的粗活挣表现。
很多人问过冯霖,“你把挣的钱全部花在自己身上,日子可以过得比城里人还舒服,何必搞这些名堂?”冯霖老实回答,“我也这样想过。不过119电话一打过来,就顾不到这么多了。”而每当成功扑灭一次大火,老百姓拉着队员的手一遍又一遍地感谢,他就觉得比挣了多少钱还高兴。这种成就感同时也影响着其他队员。在冯霖没钱加油或者请队员吃饭的时候,杀猪匠潘群峰也会仗义掏钱,“不然别人说我们农民眼里只认得钱!”
冯霖卖掉县城里的房子,除了偿还银行贷款外,还因为看中了营房附近有一口山泉,希望能筹钱建一个矿泉水厂。“如果厂能够建成,我们的消防队员就可以直接成为生产水的工人。这样他们既能挣点钱,还能集中在一起训练。如果有火灾需要出警,速度也更快。”当然,他也将继续有更充裕的资金为消防队投入了。
新闻推荐
——“巴山新居”工程引领巴中新村建设8月22日,南江县黑潭乡南鹰村蒲家坪“巴山新居”聚居点,居民何敏正在院坝外县农业局扶贫帮扶兴建的苗圃里管护茶树。站在他家新建的三层小楼上放眼望去,曾经撂...
通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通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