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带领26名残疾孩子“剪”出未来
□苟忠 本报记者 尹勇
3月1日,在通江县西门桥头的残疾人专业理发店里,店主邓美站在假头套前做吹剪示范,几个聋哑孩子仔细观察她的动作。“左手握梳,右手侧剪。”配合着口型,邓美给孩子们演练着。
39岁的邓美,在孩子眼中是“邓老师”、“邓妈妈”。历经左眼摘除手术、丈夫去世、生意受阻等磨难的她,2007年以来已教会26名残疾孩子理发、按摩等技艺,让这些孩子走出一条自尊自强道路。“客人来理发,通常我先询问客人剪什么样式,然后再用手语转告给孩子们。”邓美说。
邓美店里12位员工中,6名是聋哑残疾人,2名是肢体残疾人。店里的小黑板,是当交流困难时用来写字交流的。
2007年,邓美的第一家店开业时,就让2名残疾孩子来学艺。如今,她已免费培训26名残疾孩子,其中17人已自主创业。为了交流方便,她还独创了“理发手语”。
来自春在乡的聋哑孩子张倩(化名),性格内向且与父母不和。一次,客人想理平头,她却给人家剃了个光头,邓美只得向客人道歉赔偿。事后,邓美没有责怪孩子,把自己的曲折经历“告诉”她,还带她住到自己家。张倩也把邓美认作了“邓妈”。如今,张倩每月能挣到2500元,邓妈牵线,她还交了男朋友。
随着叫“邓妈”的“孩子”越来越多,她的店已容纳不下那么多残疾孩子。2011年,她决定筹钱开一家分店。她弟弟邓伟和弟媳原本想入股,邓美却只同意他们到店里打工。在邓美的开导下,弟媳终于被感动:“姐她理的不是发,是孩子的心啊。”
几年下来,她将吹剪烫理染、美容、新娘妆、全身按摩等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孩子们,逐个把关后再准“出师”。现在,孩子们都逐渐长大了,邓美又操心起孩子们的婚姻大事。说起梦想,邓美想租一个大一点的铺面,办一个30人左右的培训班。“如果能申请到项目支持或无息贷款,我就能帮更多的残疾孩子。”邓美说。
新闻推荐
全国最大红军烈士陵园迎来开园后首个清明节本报讯4月4日,通江县“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军精神”清明节纪念活动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举行。来自川、陕、渝等地的游客,当地群众、红军后代、烈...
通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通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