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遨游太空的“通江银耳”

四川日报 2013-01-18 16:59 大字

2012年3月1日至9月30日,通江将筛选出的优良“航天菌株”送到通江县银耳主产区陈河、涪阳、诺水河等乡镇试验点进行初筛室外栽种试验,观察记载各项性能指标。目前,部分菌株单产达到0.25公斤以上。

通江县是银耳的发祥地之一,通江银耳发源于通江县城西北部约40公里的陈河乡九湾十八包,其野生产区主要集中在通江县陈河、涪阳等6个乡镇。由于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传统的椴木栽培方式,造就了独特的通江银耳品质,被公认为银耳中的珍品,具有朵大、肉厚、胶质重、色泽纯正、易炖化,药用价值极高。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前,通江县涪阳、陈河一带村民,就开始对银耳进行半人工、半野生栽培。专家考证,通江是世界上最早开始银耳人工栽培的地方,1995年3月,中国特产之乡命名及宣传活动组委会命名通江县为“中国银耳之乡”。如今,通江银耳在通江县仍大量进行人工栽培,有15000多农户近10万人常年从事银耳生产。

2011年11月1日至17日,搭载有24支通江银耳菌种(菌丝)的“神舟八号”飞船飞向太空,进行为期17天运行并与“天宫一号”飞船二次交会对接,从而培育出了优良的“航天菌株”。

(袁大坤 本报记者 尹勇 整理)

新闻推荐

“夫妻校”里传笑声

□秦和平本报记者尹勇3月14日午后,通江县板凳乡乐天坪村五组代课教师秦茂顺家,传出十几名玩篮球的学生的欢笑声。秦茂顺的家就是板凳乡乐天坪村村小——庙子坪小学所在地。当天,社会爱心企业和爱心...

通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通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