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通江县民胜镇周子坪村一派繁忙这里正在建设的
新春伊始,通江县民胜镇周子坪村一派繁忙,这里正在建设的“中国通江银耳产业园”,计划占地3000余亩、投资2.77亿元。园区建成后,将力争成为集食用菌科研、生产、加工、检验检测、流通、文化和旅游于一体,设施配套、功能完善、产城一体、城园相融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了赶进度,我们正月初三就开始上班了。”周子坪村村民周平告诉记者。
□罗黎明 冯一鸣 本报记者 李传君
瓶颈
产业化程度低、经营规模偏小
巴中是传统农业大市,森林覆盖率达55%,绿色生态农业发展优势明显,全市累计有62个农产品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标志认证。
“虽优势突出,但巴中农业产业化发展却存在农产品商品率低,加工率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较少,带动能力偏低;规模经营的程度低,特色、优质农产品规模小、总量小等问题。”巴中市委农办产业科罗通成说。
通江银耳、南江黄羊、巴州川明参等特色优质农产品名气大,但总量不大。罗村、元顶子等茶叶品牌众多、优势突出,但品牌资源没有有效整合,形不成集团优势、规模效应。在商场超市,难见巴中这些特色产品的影子。
作为农业大市,巴中农业之痛还在于:仅巴城商品蔬菜每年的缺口就达7.56万吨,49%的蔬菜需外调。
巴中市委农办一份资料表明,该市虽有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14家,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6个,但真正能起到组织农户生产、联系产品销路、提供市场信息等服务作用的企业,还不多。
通江县委农办一位工作人员说,荣获第九届中国国际农交会金奖的通江银耳,十年前便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由于商标所有人自身不注重对商标的使用与保护,导致全国市场假冒“通江银耳”的现象十分严重,就连本地一些商家也从福建、浙江等地购回产品冒充获利,严重制约了“通江银耳”产业的有序发展。
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巴中农业产业化发展,如何实现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带动农户,提高农业增加值,成为了该市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突破
培育龙头企业、发展现代农业
巴中天韵农产品购销专业合作社是当地一家致力于农产品包装、营销的专合组织。2011年,该合作社在涉农部门的指导下,建立起了西部绿色经济示范区电子商务网络直销平台,全面宣传整合销售巴中特色农产品,销售业绩喜人。
“整合农产品品牌才有出路。”该合作社负责人张纯强介绍,他正在政府的支持下,实施巴中特色农产品品牌整合战略,将巴中特色的绿色农产品,归口在一个整合各方资源的龙头企业下,申报一个具有巴中地域特色的品牌,集中进行文化打造、品牌包装、产品推介和营销策划,提升巴中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
“要改变农业发展现状,必须立足发展优势,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的突破创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步伐。”对此,巴中市委提出,按照统筹城乡和 “‘两化\’互动、三化联动”的要求,把巴中建成成渝、关天(关中—天水)两大经济区和成都、重庆、西安三大中心城市重要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富硒农产品供应基地,着力打造西部绿色经济示范区。
“我们将从建设产业基地,打造加工园区,培育龙头企业,发展专合组织,争创特色品牌,发展流通市场等方面入手,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巴中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农办主任叶明生说。
“十二五”末,巴中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力争达到1500个;全市特色产业基地面积力争达到517万亩,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达到116个,农产品地理标志区域品牌达到15个。同时,还将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直供直销、网上交易,逐步建立内通外畅的农产品连锁配送体系和电子商务网络。
根据这个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巴中农业增加值将达到115亿元,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将达到150亿元,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带动农户面将达6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6%以上。
新闻推荐
从2月25日起,通江县每周末都将请来全国知名专家,对千余名各级领导干部开展不少于3小时的专题学习培训。首期培训,请来成都市发改委副主任陈绍充博士,作了《以统筹城乡为引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通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通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