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美是军旅
□叶剑明
又到“八一”,在这个专属军人和预备役军人的节日里,作为曾经的军人,我感到非常高兴。我从18岁入伍到30岁转业,把人生最美的一段年华奉献给了部队,奉献给了我的祖国。这段军旅生涯是我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味的。
我当兵的时间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部队在江苏徐州。那时部队刚刚经历了越战,作为一名血气方刚的青年,我当兵的梦想就是到侦察连或特种兵部队去闯一闯,到那里去接受火一般的生活,到那里去接受魔鬼一般的历练。可事与愿违,新兵连一结束,我便被一辆小车拉到了某军种干休所。
进入干休所大院,院内的环境显得非常安静。大院有20多栋宿舍楼,小车穿过几条道路,停在一座小楼前,管理员拿来了一把大铁铲和一把大扫把,让我接过,告诉我以后用这把铁铲炒菜,用这把扫把打扫干休所大院的卫生。
我心中的梦想如肥皂泡般破灭了,到干休所近两个月都听不到军号声,也没有了操课训练声。我们每天早上6时起床,做馒头、做包子,等这些东西都上笼了,我们又拿起扫把,围着干休所整个大院打扫卫生。吃过早餐,再到阅览室开门,看老干部读书、看看报、下下象棋,这种日子让我过得既平淡又无奈。
也许领导看透了我的心思,一日,领导特意安排我跟随老干部谢明德到驻地某大学作报告。从热烈的掌声中,我知道了老干部谢明德原来是一位老红军,祖籍四川平昌县,他8岁就当上了红军儿童团长,为红军站岗放哨、搜集情报。1933年,红四方面军在他家乡进行整编,他加入了红30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他跟随两个哥哥随队伍离开了家乡,由于事关机密,他们出发时连家人都没告诉,母亲为寻找年幼的他,尾随红军翻越雪山时因病去世,这个消息谢明德在26年后才知晓。1935年8月,红四方面军分两路从毛儿盖出发过草地,谢明德由于身材矮小,只有13岁的他被作为革命的种子安排在老乡家,同他分开后的两个哥哥顺利过了草地,在参加西路军西征中壮烈牺牲。
知道哥哥牺牲的谢明德,辞别了收养他的老乡,踏上了寻找红军的路途,幸运的是他遇上生病掉队的一对红军夫妻,经请求,这对夫妇决定带他一起走。在行军途中,谢明德得到了这对夫妻邓妈妈的细心关怀和照顾,在走出草地的前几日,由于随身所带的物资供应不上,他跟大家一样,渴了喝雨水、饿了吃草根、树皮,在战友的搀扶下走出了草地。长大后的谢明德参加过百团大战、平津战役和抗美援朝等。谢老说最残酷的战斗是在1943年,在同日寇的恶战中,他头部中弹,整整昏迷了10个月才苏醒,那颗子弹至今还存留在他的脑袋中。
听了老红军谢明德所作的报告,我对自己怎样当好兵、服务好老干部有了新的认识,原来干休所里有很多英雄,每一位老干部都有一串串长长的故事。渐渐地我喜欢上和这些老首长聊天,听老红军、老八路讲传统:如听老红军范自爱讲的“延安精神”,让我浑身充满了力量;听老八路廉建章讲“刀劈八个日本鬼子”,让我内心感到无比畅快;听崔长庆讲的“六块银元”,我看到了老首长心地善良以及肝胆相照的战友情谊;听英雄飞行员朱凤岐讲抗美援朝击落美国军机,我感受到了中国军人誓死如归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
从这些老干部身上,我看到了老一辈革命同志对党无限忠诚、对战友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从那以后,我端正了思想态度,爱上了干休所的工作,坚持帮助老干部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积极帮老干部送油、送米、送工资到家,陪伴一些身边无子女的老干部聊聊天等。
如今,我已离开了干休所差不多20年,回首往事,虽然在干休所工作多年我没有取得轰轰烈烈的成绩,但因为有了这段当兵的历史,与这些为祖国立下功勋的老首长生活了10多年,在转业到地方这段时间中,任何困难我都把它当作过眼云烟,是老首长那些精神一直在激励着我,让我不断进步,不断勇往直前!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杨超特约通讯员张超)5月18日,四川省烟花爆竹零售经营“两关闭”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现场会在巴中市平昌县召开。会议指...
平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