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老区巴中:产业大手笔描出次级突破路线图

四川日报 2013-06-03 16:30 大字

□尹勇 罗福荣图片由巴中市委宣传部提供

今年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9%,居全省第3位,增速高于全省1.7个百分点。1至4月,一、三产业分别增长25.8%、70.2%。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5.9亿元,同比增长13.1%,增速高于全省1.3个百分点——

从无到有

工业产值占比首次超过农业

1月8日上午9时18分,在平昌县星光工业园区一间厂房里,随着工人将一辆缠着红绸带的三轮摩托车推到产品展示区,巴中市首台送检摩托样车“劲风一号”正式下线,标志着该市首辆自主生产摩托车诞生,填补了巴中乃至全省摩托车生产的空白。

一辆车虽小,但却是巴中产业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无中生有”的生动实例。生产摩托车的四川兆润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是去年初引进的企业,公司从开工到第一辆送检摩托车下线不到一年,今年4月已全面投产,可创利税1.5亿元以上,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

从工业发展上打开突破口,巴中的产业发展起点坚实。该市第三次党代会后,巴中加快构建以新型工业为主导、现代农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为新增长点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力建设西部绿色经济示范区。

在实践中,该市把做大做强四大产业作为增长亮点——

做深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做大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竹木加工等产业规模;做优做大特色矿产资源新材料加工业,着力发展非金属建材和新型墙体材料等新型建材;引进新建机械制造业,围绕成都、重庆、西安三大城市产业发展需求,配套发展电子元器件、汽摩零部件及矿山、农用、轻工业机械;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特色“巴药”、天然气化工、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

产业培育和招大引强实践,为巴中工业奠基,初步实现“农业巴中”向“工业巴中”跨越。2011年,全市工业产值占比首次超过农业;2012年,全市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是2010年的1.6倍。“巴中产业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就像蝴蝶‘蛹化\’,从零起步,从无到有,脱胎换骨。”巴中市经信委负责人说。

从有到专

产业集约发展带动老区经济转型

嚓、嚓、嚓……高速缝纫机发出的清脆声音宛若一串串跳动的音符,5月20日,位于巴中经开区的巴中职业技术学院实训车间内,达芙妮(四川)鞋业有限公司新聘的220名员工正忙碌有序地学习操作制鞋设备。

与此同时,在巴中经开区东部产业园区北片区的达芙妮(四川)鞋业有限公司前,焊花飞溅,马达轰鸣。2幢厂房、3幢员工公寓和标准食堂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预计今年8月底,公司的2条生产线将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2019年,达芙妮将在巴中建成50条生产线,年产鞋4000万双,员工将达到2.5万人。

随着达芙妮(四川)鞋业有限公司的投产,围绕这一制鞋企业行业龙头的配套产业链条也快速形成。基础已成,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发展道路更加明晰——

坚持“全域巴中”理念,科学规划全市工业产业园区建设。按照“一核两极多节点”的工业产业空间布局体系,采取“一县(区)一园区、一园区一主业”方式,集中全市优势资源实现工业和产业发展核心区——巴中经开区率先突破,彰显其集聚、辐射、带动功能;依据工业园区建设条件,形成平昌、南江南北两极支撑;依托现有基础和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建设春在新能源、驷马清洁能源、周子坪通江银耳产业、坪河建材、乐坝矿产品深加工等点式工业集中区(特色产业集群),形成核心区一马当先,两极梯次竞相跨越,多节点支撑的工业发展格局。

随着各产(工)业园区的强力推进,适度超前的载体建设,专业的产业配套,为外来企业搭建了投资兴业的平台。近两年来,巴中经开区新拓展面积11余平方公里,由巴中置信投资有限公司建设的招商中心已全面建成,新入园工业企业28户。“十二五”末,全市产业园区面积将达到30平方公里,建成产值100亿元以上园区1个、50亿元以上园区2个;到2017年,建成产值300亿元以上园区1个、200亿元以上园区1个。

从专到强

抢抓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机遇实现突破

5月23日,在位于巴中主城城郊燕飞村的巴中盘兴中国西部物流园区建设现场,开山填壑的宏大场面呈现在眼前:基础开挖、制模、浇筑混凝土……数百名施工员工构成的大建设场景令人振奋。

巴中盘兴中国西部物流园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黄建惺介绍,首期占地771亩的商铺和仓储市场已封顶32幢,开始外墙装修;年内将以每3天1幢速度完成36万平方米的商铺建设。

这个物流园区规划占地5800亩,总投资150亿元,将分三期建设,目标市场将覆盖西部12省(市、区),目标消费人群4亿人,员工将达10万人,年实现营业额达500亿元。自去年3月27日开工以来,目前已完成投资10亿元。厦门、泉州15家规模上亿的大型企业已投资园区,涵盖园区开发、投资理财、仓储加工、家居生产销售、石材、贸易、成品油销售等多个领域。

对于物流园区在巴中的发展前景,黄建惺信心十足。他说,巴中处在成都、重庆、西安三大城市的几何中心,良好的投资环境,交通建设迅速发展,让投资者看到了巴中的美好未来。

看好巴中未来的不止盘兴,近两年来,中交建、大唐集团、沃尔玛、达芙妮、海螺水泥、成都置信、广东温氏、建国汽贸等企业纷至沓来。仅今年前4月,全市履约项目达134个,投资总额1222.35亿元,本年度累计到位资金80.99亿元。

大手笔产业发展激发出巴中次级突破的内生活力。今年前4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8.26亿元,同比增长41.8%,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1.6个百分点,连续26个月居全省第一位;其中,工业投资33.06亿元,增长92%,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79.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位。“面对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巴中要力争3-5年内培育一批50亿到300亿产业集群和产业梯队,加快形成以工业为主导主体的产业结构,加快推进传统农业、传统服务业向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转变,筑牢产业支撑空间,在抢抓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机遇中向次级突破迈进。”巴中市委书记李刚说。

新闻推荐

巴达高速通车

两地车程缩至1小时本报讯(记者庞峰伟万瑶李梦媛)12月28日10时,巴达高速公路通车,巴中至达州车程由原来的3个多小时缩至1小时左右。巴达高速起于巴中市巴州区穆家坝,经平昌县,止于达州市通川区魏兴镇,全...

平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平昌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