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别让“学酒”误导了孩子

四川日报 2013-08-16 15:19 大字

□本报记者 尹勇

每年7至8月,在巴中街头稍大一点的饭店、餐馆门前,都能看到“某某学酒专宴,敬请光临”、“某某同学金榜题名宴”的大红提示牌,大厅、包间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升上满意的学校后,家长为孩子摆宴,邀请好友亲朋聚餐,这在巴中叫“学酒”。记者从巴城一些宾馆、饭店了解到,这些餐饮企业的学酒宴已预定到8月底。赴学酒宴,似乎成为巴城市民在夏季一项必不可少的花钱活动。人缘好的人,一个暑期下来,能接到十来次这样的邀请,花费礼金数千元。

一旦形成风气,对此评点的人就多了。常赴学酒宴的人,直喊荷包“遭不住”;摆学酒宴的家长们则说,别人都在办,自己不办白不办;社会上的人说,这种学酒宴,实在是浪费惊人……

其实,在记者看来,学酒宴的背后,是一种狂欢的心态。连孩子都说,一个人通过“十年寒窗”,挤掉“千军万马”,挺过独木桥,怎不值得庆贺?在这种庆贺心态的驱使下,进而演变成一种民俗现象,其中令人叹息之处在于,学酒宴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严重误导。

升上一级学校,本是一个人人生路上的正常变化。如果掺杂进过多的社会功利性因素,会让孩子的人生变了味道:升上学就皆大欢喜,没升上学的咋办?再说,一个人升学,即便是考上大学,也只是这个人一生中一个新的起点而已,随之而来的,应该是更加艰辛和扎实的奋斗,而不是自己在“回看”,还邀请亲朋好友来“围观”。

所以,不应让学酒宴变成孩子升上高一级学校后的最后一个暑假中的“大事”,更不能让学酒宴误导孩子。在这个暑假中,其实还应该有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可做。比如,带孩子出去旅游,增长一下社会见识;让孩子选择一项社会实践调查科目,去社会上“走一走”、历练历练;或者让孩子去参与一项公益活动,让他们更多地了解生活……

新闻推荐

雷华宗:带着公公改嫁

□本报记者刘春华“我做的是一家人应该做的事。”8月12日晚,巴中市巴州区巴州镇东城街,59岁的雷华宗提起带着公公出嫁、赡养公婆、把侄儿侄女扶养成人的往事时表示,“我照顾的是自己的家人。”在四...

巴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巴中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