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两年少了1000家 药店为何生存难

四川日报 2013-07-18 15:34 大字

7月16日,成都龙泉驿区阳光城附近的“康贝大药房”门上贴了转让通知。“不做药店了。”老板刘卫无奈地说。

“不做药店”的不止刘卫。从2011年至今,成都九鼎药房连锁有限公司的门店数量从26家减到20家。

整个成都,两年来药房数量从7900家减少到6900家。记者从四川天府医药竞争力促进中心了解到,最近半年,全省药店门店数量也开始呈下降趋势。

□本报记者 段玉清

成本涨了但药价受限

“药店生存难,房租、人力各种成本上涨是重要因素。”成都市医药商会会长、成都九鼎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韩祥文介绍,九鼎药房药品进价和两年前相比涨了5%至10%,但另一方面药品零售价格受限,进一步压缩了药店毛利。“成都药店经营药品的利润正逐渐降为零。”“一个200多平方米的门面,一年租金为100万元左右,和两年前相比涨了将近一倍。员工平均年工资为5万元左右,比两年前上涨了20%左右。”德仁堂执行总经理邹康禄算了一笔账,公司每年毛利润1亿元左右,但房租3000多万元、人力成本4000万元左右,缴纳税费上千万元,再加上水电、信息联网等方面的支出,“基本上没赚什么钱。”

川内其他地区药店,也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威远新店镇康正大药房总经理李伟叹息,从2008年到现在,100多平方米的门店租金“从一年5000元涨到现在1万元,店员工资也从每月800元涨到1500元。”而药品价格,以舒喘宁为例,“2012年初进价0.8元,零售价1元;现在进价4元,卖4元,不赚一分钱。”类似的药品还有很多,“一个月毛利要少1000多元!”

基层诊所药价更便宜

2011年基本药物制度在四川省基层医疗机构全面铺开,新农合门诊统筹在四川省172个县(市)全面推开,人们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看病更便宜,报销更方便,这对零售药店产生了不小冲击。

“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价格,整体低于药店的价格,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药店的客源。”成都恩威大药房负责人表示。

以5支装藿香正气口服液为例,“药店进价5元,卖价5元多,但定点医院只卖4.16元,不少顾客就去定点医院、诊所买药了。”蓬安县康贝大药房工作人员张亚维介绍。

威远县新店镇唯一一家新农合定点医院和10多家定点诊所抢走了李伟店里的不少农村顾客,“原来一天的销售额为2000多块,现在减少了30%。”

不少药店试图探索多元化,销售利润率更高的非药品。以保健品为例,“进价10元,可以卖到四五十元,可用这部分利润弥补药品经营,降低经营成本。”业内人士崔婷说。

但最近几年成都、南充、巴中、宜宾等地对医保定点药店经营非药品现象进行整治。“规定的初衷是好的,但药店的销售额确实受到了影响。”韩祥文说,原本占九鼎药房30%销售额的非药品商品只好下架。

虽然蓬安县康贝大药房取得了食品流通许可证,但张亚维仍有顾虑,人们还未形成在药店购买日常用品的习惯,非药品商品的销售额始终在5%左右徘徊。“销售量、进货量上不去,价格自然不及超市、商场有优势。”

卖药需要卖服务

药店未来何去何从?

“产品上,药店应增加品种,突出药品的专业化。此外,药店不仅要卖药,更要卖服务,药店可通过为顾客建立健康档案、开设中医馆等方式,将健康服务做深、做好,带动药品的销售。”四川天府医药竞争力促进中心主任许雷表示。

2012年,德仁堂开设首家中医馆,引进坐堂医生,吸引客源的同时,带动店内中药饮片销量。平均每家店每月中药饮片销售额增长7000至8000元,而之前每月销售额仅为1000元左右。“目前德仁堂已有30多家中医馆,今年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争取中医馆数量达到50家。”邹康禄说。

“药店多元化也是以后的发展方向。”崔婷表示,在欧美国家,30%的快销品是通过药店来销售的,国外的药店像“杂货铺”,药品销售额只占到药房总销售额的20%左右。“不过,药店多元化的发展有赖于政策的进一步放开和人们消费习惯的养成。”崔婷说。

新闻推荐

区域酒企争抢成都市场

□本报记者张静罗超未署名图片均为资料图片2013年,中国白酒行业进入调整期,区域酒企调整发展战略,成都市场开始出现一些新的品牌面孔。它们正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进入成都,向这个极具消费能力也具有辐射...

巴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巴中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