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下金银花 明年就把“金银”抓
□付芸熙 何欢 特约通讯员 肖定怀
挖沟、栽苗、灌水……12月5日,走进南江县高桥镇桅杆村,只见40多名村民在金银花产业园里忙碌,“趁着最近天气好,我们要完成5000余亩的金银花栽种工作。”第一书记李军成介绍。
“明年夏季这些金银花就会成为致富花,为村民带来‘真金白银’。”看着眼前刚刚栽下的金银花苗,李军成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不愿种争着种
“我们村之前是贫困村,交通闭塞,村民只能靠传统种植养殖增加收入。”李军成说,为了找到合适的产业,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多次向上级争取项目、外出考察。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4月,南江县委、县政府相关部门对桅杆村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确定村里的土壤、气候、空气等条件适宜种植金银花后,在村里规划了5000余亩金银花产业园。桅杆村迎来了发展机遇。
“一开始,大部分村民得知自己的土地要被用来种植金银花时,特别抗拒,认为这个产业挣不到钱。”李军成表示,村民的不支持让他犯了难。
为此,李军成和村“两委”干部组成工作队,一对一深入农户家中,给他们耐心讲解金银花产业发展效益与前景。“一斤金银花可以卖90元左右,十斤金银花就能卖到900多元,没想金银花能挣到这么多钱。”在村民罗明升家里,听完李军成算的金银花收益账,他有些咋舌,没想到小小金银花,能带来这么大效益,“我种,李书记,你们说咋种,我都支持!”
“为了进一步说服村民,我们还制定了一系列利益联结机制,比如村民流转土地租金一年300元和优先保障村里人员务工需求等政策。”高桥镇镇长谭全珍表示。
一户一户走访,一家一家算账。慢慢地,一开始拒绝种金银花的村民都松了口,积极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
学技术搞合作
“为了确保产业园早日建成,县委、县政府决定新开辟2条产业路。”李军成说。
“除了解决交通的问题,发展金银花产业也需要人才和技术支持。”谭全珍介绍,经过多次讨论,桅杆村探索出“一主两辅多元”发展模式,即以村为主体,以驻村干部和农业技术专业人才为辅助,广泛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吸引业主出资,多元化助力产业发展。
“我们首先挖掘本土业主,积极说服本土有资历的业主,让他们支持本土产业的发展建设,以此来吸引其他业主。同时,积极培育本土业主,让村委会干部带头做事,把村干部培训成业主;引进一些返乡创业的成功人士,利用他们的资金、技术、资源带动产业发展。”谭全珍说。
为保障金银花种植顺利进行,县农业农村局还成立了金银花栽植中心,引进1名种植专家,每周开展免费培训,帮助村民提升金银花种植技术。
通过一系列努力,桅杆村的金银花产业园区不仅与王老吉建立了合作关系,还吸引了大批有资质的业主,联合这些企业,整合自身优势,桅杆村金银花产业园区确保了供应链的稳定,也拓宽了产品销售的渠道,解决了村民发展产业的后顾之忧。
好产业能增收
“我主要是给种了金银花苗的土地搭薄膜,80元一天。除此之外,一年还有1500元土地流转费,再加上卖猪、卖鸡的钱,足够我和老伴两个人生活了。”64岁的村民何华英已经在产业园里干了十多天,说起现在的收入,她很满意。
目前,桅杆村金银花产业园内实行分班、分批次的务工模式,每天用工40多名。目前,产业园已带动全村300多户农户增收。
“家门口打工挣钱的感觉真是好,挣钱顾家两不误。”村民刘青如说,这段时间,早上七点半开工,中午吃完饭上工,晚上六点半下班,日子有规律,也能挣到钱。
今年70岁的兰仕发主要负责金银花的栽植和管理工作,他看着如今村里发展建设得越来越好,由衷感到欣慰。
“以前我们村的交通不便,村民们大多数靠务农、养殖挣钱,没有固定的收入,现在有了产业园区,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而且还很方便、稳定。”李军成表示。
新闻推荐
近乎石化的树枝源头右侧已经干枯的河道采访组前往南江县关坝镇巴河源头的山路上采访组在巴河源头合影(紧接第一版)此时宽阔...
南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南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