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好习惯获积分 攒积分换物资 南江县“乡村道德银行”树文明新风

四川科技报 2017-12-08 02:39 大字

“谢明朗570分,位居第一,兑换的奖品最多。”“周其昌320分,也不错,领了1包尿素和很多日常生活用品。”……近日,在巴中市南江县关坝镇小田村村委会大院,村民们看着前几天张贴的村民“乡村道德银行”积分榜议论纷纭,对几天前以高积分兑换了大量物资的农户羡慕不已。

“德者有得”

积分兑日常用品

“为了让村民在脱贫之后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达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赢,今年7月在巴中市委宣传部的支持下,村上创造性提出了建设‘乡村道德银行\’。”市委宣传部派驻小田村的“第一书记”唐强说,“‘乡村道德银行\’包括遵纪守法、移风易俗、勤劳致富、清洁卫生、孝老爱亲等5个大项32个小项,每户村民每月自行向‘乡村道德银行\’申报,经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等17人组成的积分评定小组检查审核后,以院坝会、公示栏、村民微信群等方式公示,在村民无异议后,将所获积分存于每户村民的‘户头\’,每季度结束,‘乡村道德银行\’就按1积分对应1元的标准,向村民兑换生产和生活物资。”据介绍,“乡村道德银行”还实行加减分制度,对因勤劳致富受到镇、县、市、省相关部门表彰的分别加30、40、50、60分,对家庭成员无违反法纪、村规民约行为的加10分,对虐待老人、不孝敬父母、邻里关系不和谐的一次扣20分……

唐强说,“乡村道德银行”积分自今年7月实施以来,全村在家的152户村民全部参评,分别获得了60至570分的积分。11月20日,小田村“乡村道德银行”首次召开“兑现”大会,当天共兑换积分35448分,相应发放物资3.5万余元。其物资都由帮扶单位市委宣传部提供,以后村民积分兑换物资的所需资金将由村“两委”整合挂联单位帮扶资金、社会捐助资金、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专项资金、村集体经济等相关资金充实到村“乡村道德银行”,统一采购生产生活物资后发放。

“道德银行”

讲文明蔚然成风

“依托‘乡村道德银行\’这一平台村民养成了好习惯,全村营造出了好风气。现在村民一有空就来村文化室看书学技术谋发展,过去那些赌博、打架等现象再也没有了。”小田村党支部书记谢华高告诉笔者,依据“乡村道德银行”评价标准,首批14名“守法之星”“卫生之星”“致富之星”“爱亲之星”“移风易俗之星”成了村民争相学习的榜样。73岁的何光信是村里的致富能手,但以前很少有人请他传授致富经。随着村里“乡村道德银行”建起后,何光信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前几天就有人找我学习养蜂,我给他们讲了技术,还保证以后有什么问题随时给他们提供技术指导。”何光信高兴地说。

“以前住在旧房子里,没有厕所就在屋外方便,路人无不掩面。去年因易地扶贫搬迁住进了小洋楼,但生活习惯仍然没有改变,锅碗瓢盆随意摆在地上,好好的房子弄得乱糟糟的。”69岁的贫困户覃发英告诉笔者,“乡村道德银行”成立后,评审组不时来进行检查,如果不把家里收拾干净整洁,就没有脸面了。”覃发英说,“乡村道德银行”分数越低越觉得丢人,自己虽是贫困户,但丢脸的事儿却不能做。这不,看到创业能加分,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覃发英就发展了鱼业,种植了中药材,去年仅川乌就卖了1.7万元,获得20分加分。

在外打拼多年的虎永飞,原准备举家搬迁到城里。但前不久回到小田村,发现村里大变样。“以前村里有纠纷是经常的事儿,这次回来看到大伙儿其乐融融的样子,还以为走错了地方。”虎永飞说,村里形成了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的良好社会风气,原本打算搬到城里,现在不去了,计划来年在村里搞种养业、开农家乐。

“通过建设‘乡村道德银行\’,村里逐渐形成了崇尚文明的风气。”唐强说,对于小田村的今后发展,目前已有了明确的方向,那就是进一步丰富“乡村道德银行”的内涵,把村里整家外出的124户村民纳入评比范围,让村民在村里村外一个样;进一步发展产业促进农户增收,让村民比勤劳、比发展,让文明新风在小山村落地生根。

(本报通讯员 肖定怀)

新闻推荐

帮贫扶困贴心人 ——记“四川省脱贫攻坚贡献奖”获得者何晖

——记“四川省脱贫攻坚贡献奖”获得者何晖

南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