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沼气助南江农村环境大改变

四川科技报 2017-08-04 02:13 大字

7月31日,笔者来到巴中市南江县赶场镇西坝村村民张秀蓉家,随着沼气炉开关的打开,“嘭”地一声,一股蓝色火苗立即窜出。张秀蓉一边把水壶放上炉一边说:“现在家里烧水、做饭用的都是沼气,相比液化气划算多啦,而且更环保。你瞧,自从用上了沼气,锅底的烟灰都没了。”

同行的村党支部书记张汝全告诉笔者,目前西坝村使用沼气的村民共有100多户。由于大部分村民都用沼气,村里的蚊虫都越来越少了。

臭猪场变身能源池

来到西坝村养猪场,业主马国峰告诉笔者,他在西坝村养猪有10多年了,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虽经济收入连年攀高,但大量的猪粪堆积却招来了蚊蝇,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村民怨声载道。

面对邻里村民的抱怨,马国峰对此也颇为苦恼:“大家的抱怨声我能理解,可要让我把猪场换个地方,一时半会还真不知道去哪找。”

令村民没有想到的是,遭长期诟病的猪场竟也有变“宝”的一天。2015年,南江县实施中小型养猪场面源污染治理沼气工程示范点建设,西坝村的养猪场有幸中选。2016年,由政府投资80万元建设的沼气发酵及集中供气处理站建成投用,同期,沼气管道也铺到了村民家门口。

供气处理站将马国峰猪场产生的粪污全部进行发酵处理,日处理猪粪约1吨、尿污水约10吨,日产沼气140多立方米,能满足周边140户农户的使用。张汝全说,该项目的投产,不仅解决了养殖场处理粪污的难题,还为种植户提供了有机肥料。

沼气到家农民得实惠

“什么,猪粪里产出的沼气可以煮饭,真的假的?这沼气不臭吗?”

“听说沼气每个月的使用成本比液化气便宜不少,有这么好的事情?”

沼气示范点初建成,一度在农户间引发热议。有人犹豫不决,也有人勇于“尝鲜”。张秀蓉用“划算”两个字概括了自己的感受,她说,过去,家中除了煮饭用的是传统灶,炒菜、烧水都用液化气,一个月大概要花费40多元;自从通上了沼气,煮饭也用上了小灶,一个月花费却不足20元。

“既解决了环境问题,又得到了实惠,政府的这项实事工程赢得了农户们的一片赞誉。”东榆镇槐树村农民王国华谈到沼气带来的好处感受颇多,“过去我天天烧柴煮饭,被烟熏不说,夏天还热得不得了。现在用上了沼气,做饭省时又省力,也比过去凉快多了。同时,把沼液、沼渣用来种田、浇菜,家里两亩多地去年没用一袋化肥,没用一瓶农药,种出来的菜真正是无公害。”

“沼气的使用大大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和卫生条件。厨房、庭院、厕所变干净了,连蚊子、苍蝇都少了。”据南江县农能办主任陈光荣介绍,目前全县已累计建设沼气池5.6万多口,并覆盖36个乡镇275个行政村。

沼气工程助推生态农业发展

“看嘛,这猪—沼—果、猪—沼—菜的模式,确实促进了生态农业发展,拓宽了农民致富路。”在南县燕山乡李寨村,党支部书记刘伯仲对新农村建设中实施的循环经济项目夸个不停。

“我家甘蓝、白菜种得好的‘秘诀\’全靠喷施沼液,沼液灌菜不仅可以防治病虫害,还可以当有机肥使用,你看这施了沼液肥的白菜,粗壮浓绿长势旺,是真正的无公害农产品,深受人们喜爱。”刘伯仲告诉笔者,用沼液、沼渣施肥,既发地,又增产,每亩地每年能节约成本40元。用沼液、沼渣肥生产出来的蔬菜不招病、色泽好、口感脆、价格也高。连年使用沼液、沼渣肥,几年下来农田疏松肥沃,抗旱耐劳,还保护了土壤,防止土壤板结。同时,农作物种植与禽畜养殖通过沼气池的连接形成了有机生态循环,既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率,又节约了成本,减少了污染。

据了解,南江县通过发展“畜—沼—菜”“禽—沼—茶”“禽—沼—粮”等生态农业良性循环发展模式,构筑了生态循环大农业。目前,全县已有“亦奇牌”菜籽油、长赤“翡翠米”等农产品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证书;“槐树蔬菜”“云顶茶叶”等35个农产品先后获得国、省农业部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本报通讯员 肖定怀)

新闻推荐

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召开新闻发布会 通报全市上半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 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11个

新闻发布会现场今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着眼“立足第一方阵、争创一流业绩”目标,坚持从自身从严、从本级从严、从现在从严,在高点站位、高标推进、高立标杆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为全...

南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