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领头人带领村民奔小康
7月13日,巴中市南江县关门乡石庙村故乡源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几名工人正在忙碌着给117头肉牛喂草料,“这个时节,牛儿最喜欢吃青草了。”合作社负责人杨冬梅说,石庙村离南江县城约30公里,因基础设施差,交通不便,平均海拔达1000米,全村贫困户119户450人,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返乡圆梦
为贫困户解忧
杨冬梅曾经创办的“杨梅幼儿园”是全县幼教的一张名片。“每次回到家乡看到落后的情况,总是让我感到特别揪心。”于是,她与丈夫商量,为乡亲们做点事。家乡主要以小规模的种养殖业为主,因此决定发展规模养牛,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
回到家乡后,通过实地考察,结合石庙村森林覆盖率高的地理优势,杨冬梅组建合作社,建起了集停车场、圈舍、生活区、办公区、化粪池、牧草种植区的现代化、标准化养殖场。目前,养殖场有西门塔尔肉牛117头,年收益预估能达到60万元以上。
据了解,该合作社每年为贫困户提供固定就业岗位6个,年薪3万元。另外每月还能为附近村民提供零散岗位10多个。养牛工人杨光勇妻子患病,无法参加体力劳动,他自己也有病在身,加之为照顾妻子不能外出务工,日子过的很苦。“现在我们在合作社工作,一年能收入3万多元,一边还能照顾妻子,种点蔬菜,一家人不再为生活发愁了。”杨光勇说。
牛粪变宝
引领绿色发展
2106年12月,关门乡政府组织种养殖户前往陕西省学习经验,“我收获很多,对牛粪有了新的认识。牛粪是天然有机肥料,而石庙村又主要以种养结合增收,种植上坚持可持续发展、生态发展才是长远之计。”杨冬梅告诉记者。
杨冬梅还向全村免费提供牛粪,并且利用学习的经验指导他们分时段、分季节施肥,让绿色农业成为全村的特色产业。合作社每年能产出2万多公斤牛粪,基本能满足全村474户的种植施肥的需求。“我们种植的蔬菜,每公斤多卖0.2元,每天刚到集市就被一抢而空。”村民张桂兰称。
“我们还用牛粪养殖了蚯蚓,用于合作社其他养殖户养鱼、养鸡、养黄鳝。”杨冬梅告诉记者,下一步她打算建立牛肉制品加工区,做成牛肉制品一条龙产业,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同时也力争为村民开辟出一套完整的养牛产业链,让村民养牛发展没有后顾之忧,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张兵 本报记者 杨永忠)
新闻推荐
为同步全面小康贡献余热 ——巴中市引导老干部开展助力脱贫攻坚志愿服务活动(三)
自引导老干部开展助力脱贫攻坚志愿服务活动以来,全市广大离退休干部宝刀永不老,始终秉承“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理念,积极响应倡议,深入基层、联系群众,解决问题、发挥作用,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
南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