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永远活在村民心中 ——记南江县沙河镇红旗村支部书记罗绍国
[摘要]——记南江县沙河镇红旗村支部书记罗绍国
本报讯 “罗书记,您一路走好!”5月10上午,巴中市南江县沙河镇红旗村数百名老百姓挥泪为他们年轻的村支部书记罗绍国出殡送行。
英年早逝。5月8日14:30左右,南江县沙河镇红旗村支部书记罗绍国从村上忙完工作回到家中,连一碗稀饭都没有喝完就倒下了,永远地闭上了他45岁的双眼。
一个有责任心和事业心的人
“他走得太突然,这几天忙村里的事情,头一天晚上几乎没有睡觉,第二天一早就骑摩托下村了,中午该吃午饭的时候我打电话问他回不回来,他说忙得很,叫我莫管他,下午两点多才回家,我给他舀了一碗绿豆稀饭,他吃了半碗就倒在沙发上不动了。我还抱怨他说,你再累也等饭吃了才睡嘛,他双眼紧闭不理我,我伸手摇了几下才发现他不省人事,赶紧拨打120,不到十分钟医生赶到家里进行抢救,在送到医院里的时候,心脏就停止了跳动。”5月12日,记者来到罗绍国的家,罗绍国的妻子贾俊华泣不成声地哭诉道。
提起儿子罗绍国,69岁的母亲廖占华不停地抹眼泪,“说不得他呀,他为了修村里的供水站,回来天天给我说好话,将我看病的4.8万元借去支付集体欠下的材料费和民工工资,还说报了账就马上还我。我一身都是病,有高血糖、高血压、高脂肪、糖尿病,苦胆都切除了的,一年要住十多次院。”他母亲还说,死的那天中午两点多,罗绍国骑着摩托经过家门口时,叫他到屋歇凉,他只回答了一句“我忙得很”就走了,下午快三点时儿媳妇贾俊华打电话说他出事了。老人边讲边流泪,几度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一直沉默的父亲罗纪伍给记者示范了一个动作,他轻轻用手从头顶一抓,手中就是一大把脱落的白发。“我当了将近40年的社长,我都做不到他那种不分白日昼夜拼命的工作。”
一个把村当家拼命工作的人
2014年,罗绍国当选为村主任,并兼任红旗村一社社长,2016年底换届任红旗村支部书记。之前,他在经营货车,5·12地震后,村里的危房改造、道路建设所需砂石、水泥、砖等材料几乎全是由他运输,村里人都认为他耿直,从不斤斤计较,有些家庭运了材料一时没有钱支付运费,他都主动让欠。
上任后,罗绍国第一个主动帮扶的人就是三社五保户王应富,考虑到王应富收养的女儿满十岁了,还住在同一间屋,并且是危房。罗绍国从选址到完工全垫资修建起三个口面的五间平房,建房费共6万多元,王应富共计支付1万多元。
四社64岁五保户张仕良的危房改造也是罗绍国垫资6万多元一手建好的。“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他是我的救命恩人,两次救了我的命。一次重感冒,我睡了几天几夜起不了床,他听说后就叫他的朋友冯医生开车将我接到医院治疗;第二次是去年一天半夜我肚子痛得要命,他在县里开人代会,我给他打电话后,他连忙派村医熊国栋开车把我接到镇中心医院输氧抢救。”张仕良含泪讲述着罗书记的故事。他说:“我和他非亲非故,他却待我如亲爹,我至今还欠他400元买药的钱。2015年8月下暴雨,他和村里的其他两名干部冒雨替我清排阳沟里的积水,几间土胚房才免遭垮塌。”
一个撸起袖子为民干实事的人
红旗村有***户55户,去年脱贫了15户,红旗村也是个养殖大户村,三社养殖大户李小斌养母猪300头,二社何军养殖10万只蛋鸡等,这些大户不仅带动了全村老百姓脱贫致富,还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但对村里的安全饮水却造成了一定影响。罗绍国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建集中供水站,让全村380多户村民吃上安全饮用水。整个工程建设从2015年11月到2016年10月,近一年时间,架设管道4.5公里,耗资100多万元,县水务局出资25万元,全村自筹资金不到20万元,其余的资金缺口靠罗绍国和班子成员天天跑企业,找项目。据贾俊华讲,在罗绍国死后,她才发现多年的积蓄8万元,已被他偷偷取走6万元,不知道又拿去支付什么款了。“准备给儿媳妇生孩子用的钱,他都忍心拿走了!”说到这里,他妻子感到有些不理解。
“一个铁棒都打不死的人,咋就突然走了呢?”吴顺贵不相信这个现实。他说,建供水站的那段时间,为了节约成本,他带领村社干部天天奋战在一线,开挖管道时,几天几夜吃住在五郎沟坡上,挖锅锅窑煮饭,吃咸菜。特别是浇灌净化池的时候,为了确保质量连续三天三夜守在工地现场。镇办公室工作人员杨立昕回忆道,有一次镇上临时通知开会,罗书记撸起袖子挽起裤脚子,满脸满身的水泥灰就来了。
罗绍国生前还被当选为南江县十八届人大代表,记者在他办过公的办公室里看到,自他担任村主任和村支部书记以来,集体获得沙河镇党委、政府表彰10次,他本人获得先进个人表扬3次。
(本报记者 杨永忠)
新闻推荐
南江县“中国流动科技馆”走进南江中学本报讯近日,以“体验科学”为主题的“中国流动科技馆四川·巴中·南江巡展活动”启动仪式在南江中学举行,巴中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王政主持,巴中市政府副秘书...
南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