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故 乡

西安日报 2019-03-07 00:00 大字

□冯积岐

我的朋友赵春强从千里之外的北京来,只为一件事:到我的故乡岐山去走一走,试图捡拾我年轻时的生活碎片。他为我的人生而感慨,我被他的精神所感动。

一场雨刚过,绷扯在天地间的阴霾被一扫而光,天很蓝,很高,两三朵柔软的白云舒展着慵懒的腰肢。出齐了苗的小麦用畏怯的绿色给萧瑟的秋日里抺上了挣挣扎扎的一笔活力。

小车一出西安城就直奔岐山县陵头村——在我的小说里被我多次虚构为“松陵村”的小村庄。村子紧偎连绵不断的北山,南向辽阔的关中平原,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我生活了三十多年。我们一行,站在村口的那棵白皮松下仰首而望。我想,赵春强兄一定是非常失望,青年作家郑金侠用疑惑的目光看着我:我在小说中无数次写过的这棵白皮松是壮丽而伟岸、自信而坚毅的,郁郁葱葱的树冠如撑开的巨伞,松涛发出的声音常常像怀春的少女从梦中发出的呢喃。可是,目下的这棵千年古松已经不是一个活物,它神情冷峻,面目冷漠,干枯的树杆仿佛伸出去的五指倚在天幕上,当年雪白的身躯如同扒掉了衣服的老人,毫无光泽的灰暗遮掩不住一派衰老。我津津有味地给春强兄和同行的作家讲述祖母领着我在松树下捡起松子的愉快。我似乎能看见,我的童年在大树底下活生生的跳跃;松树底下那条通往县城里的乡村土路上我留下的无数个脚印,这些脚印如排列组合在稿纸上的汉字一样记录着我的艰辛和荣耀。在我看来,不老的除了土地外,还有文字。好的文字将会被时间越擦越亮,将会和土地一样永垂不朽。我揣测,春强兄来我的故乡走动,他的目的就是把石头般的文字从我的故乡搬回去,砌在他主办的《传记文学》上,使它长存。

我们一行走进了我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生活的院子里。当年的四合院,当年的气派和体面已经荡然无存了。幸亏,叔父还留下二间岌岌可危的厦房,在破败的院子里支撑着历史的一角,见证着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一家人像烂麻袋片一样无法补缀的生活。颓败的厦房弯下伤痕累累的身躯向远方的客人诉说着陈年旧事……只有我能看清,遗留在这院子里的日子有多破烂多伤感。过去的生活对于郑金侠这样的年轻作家来说,已是一部童话了。

在去北山脚下的凹凸不平的路上,春强兄问我这次回故乡的感受,我只回答了一句话:既爱又恨。故乡养育了我,我十分感激它;可是,故乡留在我身上的鞭痕和刀伤已经融进了我的血液,从我的身上挖不掉了。

小车上了当年的东坡生产队。我已有二十多年没有进这个村了,村庄是陌生的,街道上的每一个人都是陌生的。一九七六年的夏收时节,家里断了顿,没有一把可以糊口的面,我夹着粮食口袋在这里借了生产队一斗小麦。我的德太叔领着我去生产队的打麦场上装麦子的情景历历在目,我东瞅西望,寻寻觅觅,那个打麦场,我已找不到方位了,可是,善良的德太叔以一个令我尊敬的父辈形象被固定在了稿纸上。

在村街的东头,我终于认出了我的一位婶婶,她几乎失明了,我开了口,她听出了我的声音,喊出了我的名字。一看见老人,我拉着她的手,噙着泪花,硬是没有让眼泪流出来,她和我的母亲一样,被生活无情地折磨过——我好几次看见她手拿着一根木棍子,怀里揣着一个粗布口袋外出要饭。而我那可怜的母亲当年也和这位婶婶一样当过叫花子,婶婶还活在人世上,而我的母亲离开我将近二十年了。如果我的故乡没有父母亲,没有这样的婶婶,我的故乡便是一个空壳。

在婶婶家的墙隔壁就是通往山里面的土路。这条土路上,洒着我青春的汗水。我记得,有一年夏天,我和生产队里的社员一同去沟里面叫做“三亩坪弯”的地方割麦子,割到上午一点多才散了工,我给架子车上装了麦捆,刚下了一道陡坡不远,架子车翻车了,土路坎坷不平,又窄又陡,左边是深沟,右边是土崖,幸亏没有翻到沟下面去——否则,车毁人亡。肚子又饥又饿,浑身大汗淋漓。我把架子车上的五六十捆麦子缷下来,又一捆捆地重新装了一遍,才出了坡。几十年过去了,我翻车的地方依旧牢牢地楔在我的脑海里。现在,我回来了,我站在我翻车的土路上,仿佛把艰难的日子踩在了脚下。

尽管,路两旁的枣刺、荆棘凶巴巴地伸出来阻拦我们;尽管,我的朋友周书养的爱车已被划了一道又一道令人心疼的印痕,他还是一步一步地向前开,一直将车开到了不能再多走一步的山沟里。站在窄小的路上,站在深不见底的沟边,我给春强兄比划,哪个山头曾经是我砍柴的地方,哪个山坡曾经是我放羊的地方,哪个山沟曾经是我背着背篓拾牛粪的地方,哪面坡地曾经是我犁地种麦子的地方。同行的郑金侠他们几个已经不再感叹山里空气的清新,不再感叹山景的美丽而苍凉,他们跟着我,和我一起回到我留在山里的少年和青年,走进我的人生的旮旯角落。春强兄说,你在小说中多次写到的山庄,是不是就在这里?我说,那远着哩,在二十里以外,我用手指着说,翻过前面那一道梁,下一道坡,再翻一道梁,再上一面坡才能到。那才是真正的雍山。我把我的青春和激情用山犁种在了远处的山里了。春强兄伸了伸脖子,似乎目光不够用,他静静地远眺。郑金侠来了一句:在山里头不寂寞吗?我苦笑一声:寂寞不是我的感受,连苦和累也不是,只有饥饿才是忘不了的体验。春强兄意味深长地说,你的人生在远处,在山后面。这一次,我要把它搬出来,叫人们看看山的顽强和伟大,看看一个作家是怎么把艰难的生活锤炼成文学作品的。我没有再说什么,静静地谛听着大山的吩咐,谛听天籁之音。

新闻推荐

《醒世姻缘传》 宝鸡凤肉成佳肴

华夏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醒世姻缘传》,是明末清初西周生写的一部长篇小说,内容不外乎三言两拍的劝世故事。但其中大量独特...

岐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岐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