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代代传明德树新风 ——岐山县让“好家风、好家训”根植群众心田

陕西日报 2018-05-15 07:03 大字

  本报记者 王晓阳 通讯员 赵智宝 张建龙

  5月11日,走进岐山县蒲村镇蒲村村主题广场,“家风代代传,明德树新风”镂空红字映入眼帘,很是抢眼。广场墙上,张贴着全村十二姓氏的注解、好家风示范户光荣榜和传承好家风的倡议书。

  在蒲村村的姓氏中,十二姓氏都有家训。村上召集村民讨论后,将“仁者爱人,尊贤敬老”文化与本村老家训结合,推出了村民共同遵守的新家训、新家风、新“二十四孝”,把“仁爱、敬老、尚贤”精神融入道德大讲堂,转化成村民的行为规范。

  岐山县是周公制礼作乐之地,是周文化的发祥地。近两年来,岐山县以实施“于家为国、克己奉公、一言九鼎、崇仁尚爱、公平正义、遵法守纪、立德修身、和邦合民”八大工程为重点,深入开展传承周礼优秀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把传承好家风、好家规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广泛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好家规征评树活动。2017年至今,全县组织文化工作者通过进户走访、查阅家庭档案、翻阅家书家谱、聆听老人讲述等方式,共搜集当地家风家训208条。同时,开展“好家风伴我成长”作文竞赛,邀请知名书法家深入镇村为村民书写家训家规,让好家风“进厅堂、驻心堂”,用优良家风凝聚爱亲敬邻的乡风文化,立德树人,薪火相传。

  “家训牌、示范户和十星级文明户牌,就是一户人家对外的名片。名片越多,说明这户人家社会影响好、人缘好、家庭和睦。给儿女找对象,对方就认它。”一位村干部说。

  凤鸣镇西路社区的佳庆花园小区,原来邻里纠纷多,物业与业主矛盾突出,盗窃、打架斗殴时有发生,是县城出了名的落后小区。

  据悉,该小区通过开展“传承家风,恪守家训”行动,以“传承周礼优秀文化进小区,睦邻友好你我他”为主题,倡导树立“天地一家人,礼仪一园亲”理念,引导现代礼仪知识进社区,构建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和谐共生的新时期人际关系,小区的纠纷发生率大幅下降,小区内出现了“谁家有喜必贺、有难必帮,舍小家为大家”的可喜局面,连续两年实现了零出警、零发案,一跃成为全县数一数二的“示范小区”“文明小区”“平安小区”,还获得宝鸡市“园林小区”的荣誉。

  凤鸣镇刘家塬村,原名召亭村,村内昔年建有召公祠,祠内有甘棠树。相传西周初年政治家召公在成王即位至康王初年,在此治理封地,深得民心。

  在家风家训传承中,为使召公勤政为民的精神发扬光大,岐山县用本地的历史名人故事来激发人们树立文化自信,教育引导全县党员干部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为此,岐山县纪委投资230万元,建立岐山县刘家塬勤廉教育基地,用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件教育感染后代。

  走进刘家塬村,“甘棠树下解民忧”“贤媳太姒的故事”“召公南巡故事”等周礼文化宣传橱窗随处可见。在文化广场口,有一座高大的古建牌楼,广场一侧“甘棠遗爱,勤廉齐家”的大字格外醒目。

  “四家四勤”(家风、家训、家规、家范,勤劳、勤俭、勤政、勤廉)示范户评选,是刘家塬村探索出的传承新载体。村上以20户为单位划分为一个小组,每季度由该村乡贤队、村民小组评选,年终进行表彰。对去年评选的示范户,村上聘请书法家书写好家风家训,免费装裱赠送。为传承召公勤廉精神,村上与组干部签订廉政书,给村民印制行孝歌。村组干部以“做干净、廉洁干部,为召公故里树形象”为荣。

  岐山县还将家风家训教育融入公园、广场、街区等公共场合,精心打造核心价值观长廊、周礼文化故事以及家风家训的亮晒广场等文化标志230余处,建成了以刘家塬村、蒲村村、北吴邵村为代表的勤廉、家风、科普等教育基地15处,使好家风、好家训根植群众心田,走进千家万户,真正起到了潜移默化、以文化人的作用。

新闻推荐

泾河谷口的剃头师傅

□成存义上世纪中叶,剃头匠是人们离不开的职业,逢冬季,此行在集市墙角,找一避风向阳三角地,夏天则找阴凉通风之处,将剃头担随地摆开即开始营业。一根桑木扁担,一头挑木箱放剃头用具,一边挑泥火炉,里边填柴...

岐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岐山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