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产业脱贫撬动致富支点——宝鸡市农业局开展产业扶贫“四项活动”纪实

宝鸡日报 2017-06-16 08:24 大字
本报记者鲁淑娟

这两天,岐山县京当镇范家营村的干部和贫困户正在地头忙碌着,收完小麦,他们又将 800亩玉米种子播撒在田间。今年,在帮扶单位市畜牧兽医中心的支持下,村上成立了岐山县兴牧富民饲草专业合作社,通过种植青贮玉米这一项,预计能为村上增收 16万元。这个贫困村今年“摘穷帽”的愿望正慢慢变为现实。今年,宝鸡市农业局集中开展了产业强村富民、新型经营主体“传帮带”、“结穷亲”科技帮扶、献爱心扶贫认购“四项活动”,助力全市脱贫攻坚,范家营村就是这项活动开展的其中一个生动现场。脱贫攻坚要打硬仗,不能“等靠要”,而是要靠产业脱贫“强筋骨、造血源”。围绕解决产业脱贫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市农业局开展“四项活动”,充分发挥村级组织、新型经营主体、专业技术人员和社会爱心人士等各方面力量,努力让产业脱贫成为农民致富的有力支点。

健全合作组织壮大集体经济

范家营村位于关中环线附近,交通便利,土地平坦,水利条件也方便,但村上的集体经济十分薄弱,发展步伐十分缓慢。 2015年 8月,市畜牧兽医中心工作人员李宝辉来到该村担任第一书记。通过调查走访,他发现该村合作经营组织松散,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不高,贫困户脱贫攻坚没有“领头雁”。

由于范家营村周边有不少大型养殖场,该村的包扶单位市畜牧兽医中心决定帮助村上成立一个饲草专业合作社,通过种植青贮玉米,帮助村上壮大集体经济,带动村上的 37户贫困户脱贫。

该村贫困户范原生告诉记者,收完麦子后,他将家里的 5亩多地流转给村上的饲草专业合作社,自己也被聘为管护员。这样一来,仅土地流转收入和管护,就能为他家带来至少 2000元的收入,而且还不影响秋播。

与范家营村一样,合作组织不健全、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不高、持续性不强的问题是宝鸡市不少贫困村脱贫攻坚的“拦路虎”。为解决这些问题,市农业局今年在全市开展了“产业强村富民”活动。根据各个村子的产业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粮、畜、果、菜主导产业和中蜂、食用菌、中药材等短平快产业。在每个贫困村至少建立 1个合作组织,引导每个具备条件的贫困户至少加入 1个合作组织,推动贫困村整村推进、整体开发,打造特色品牌,延长产业链条,振兴集体经济,确保贫困户稳定持续脱贫。

截至今年 5月底,全市共实施到村产业项目1073个,组织发展种植 39.25万亩、养殖 43.6万头(只、箱),产业覆盖贫困户 1.7万户。

发展产业,一要资金,二要技术,而许多贫困村缺少的恰恰是这些。为了解决贫困村因缺少资金和技术而导致的产业发展动力不足,产业规模不大、链条不长问题,市农业局组织开展新型经营主体“传帮带”活动,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采取股份合作、托管代养、订单收购等形式,与贫困村、贫困户建立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村发展特色产业。

陇县温水镇枣林村七组贫困户杨建忠今年 43岁。因为上有老、下有小,他想外出打工走不开,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杨建忠也想就近发展产业,但却没有资金。今年年初,位于温水镇境内的陇县宏盛农牧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响应县镇脱贫政策,率先采取“公司 +合作社 +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扶持举措,在园区推行“借袋还菇”政策,杨建忠便认领了企业园区食用菌种植大棚一座。与此同时,杨建忠还代管其他 3户贫困户的大棚。目前,杨建忠的蘑菇已进入盛产期,每天收入五六百元,脱贫之路越走越宽。

陇县宏盛农牧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李晓宏介绍,贫困户与企业签订利益共享协议后,园区为其免费提供生产大棚和技术培训,出菇后企业以保底价回收销售。公司自推行“借袋还菇”产业扶贫以来,已与 22户贫困户签订了协议,每季提供 2.8万元的食用菌袋 8000个,贫困户生产的食用菌全部以保底价回收,保证每季每座大棚纯收入不少于 8000元,一年收入不少于 1.6万元,低于 1.6万元,公司补给贫困户,以此来解决贫困户缺乏资金、技术和销路的问题。同时,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企业采取参股分红的方式,把产业扶持资金作为股金入股分红。目前,公司已与温水镇苏家塬村 28户贫困户签订协议,每户入股 3200元,户均年分红 320元。千阳县水沟镇英明村 5组贫困户杨勤芳,将家里的 1.5亩土地流转给了当地龙头企业华圣果业公司。目前,他在园区打工年收入 1万元,土地流转费年收入 1170元。通过搭载现代农业园区这个产业脱贫直通车,成百上千名和杨勤芳一样的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入园务工等方式,最终实现了学技能、兴产业、促增收的目标。

据统计,全市目前共有 39个龙头企业、

154个专业合作社、 34个现代农业园区参与产业扶贫,带动 9787户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

与贫困户“结亲”送技术“礼当”

张永林是岐山县枣林镇范家塬村的贫困户,他家因病致贫,张永林靠养羊补贴家用,生活十分困难。今年初,张永林准备增加养殖量,需要扩大圈舍。与他“结穷亲”的市畜牧兽医中心副调研员、高级畜牧师谭向荣得知后,指导张永林朝阳搭建圈舍,同时指导他硬化地面、修建坡度、增加补饲槽、饮水设备等,使建设的圈舍经济、实用、功能齐全。

谭向荣帮扶的 5户贫困户年龄普遍偏大,有的已经失去劳动能力。为了让他们有一份收入,谭向荣联系了一家养殖场,让养殖场为每户代养 13头仔猪,每年通过返息为贫困户增收。其中有劳动能力的 2个贫困户,也在养殖场找到了工作。

为解决以前科技帮扶存在的工作不扎实,技术服务、政策宣传不到位等问题。市农业局今年开展了“结穷亲、授技术、扶产业、助脱贫”科技帮扶活动。引导市县镇三级所有专业技术人员,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项目,深入脱贫攻坚一线,采取定期走访、入户指导、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每人帮扶指导 5户以上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

市农业局办公室一位负责人介绍,通过“结穷亲”活动,广大技术人员和贫困户的心贴得更近,科技帮扶不再是“蜻蜓点水”走过场,而是有温度、有热度。据了解,目前全市已有 811名农技人员与 3622户贫困户结对,共举办专题培训班 405场次,培训贫困群众 1.87万人次。

扶贫爱心认购解农产品销售难题

去年以来,宝鸡市立足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深入推进产业扶贫活动,不少贫困户加入到产业发展的洪流中来。但由于信息不畅,贫困户生产出来的绿色农产品销路不广,优质农产品卖不上好价钱,致使一些人对产业脱贫的信心不足。为了提振贫困户产业发展信心,帮他们拓宽产品销路,市农业局于 5月 12日发起了爱心认购扶贫活动。围绕贫困户生产的鸡蛋、蜂蜜、苹果、猕猴桃等农特产品,联合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新闻媒体,采取直供点认购、果园体验认购、网上认购、农技人员推荐认购等形式,帮助贫困户把生产的优质农产品卖到城市,不断拓宽贫困地区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形成全社会关注产业扶贫的浓厚氛围。

市区爱心认购农产品直供点负责人付乃安介绍,活动开展以后,他们动员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团队和企事业单位,以及身边的同事、亲友认购贫困户生产的农副产品,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目前已帮助贫困户销售鸡蛋 300多公斤,土蜂蜜 50多公斤。

岐山县兴源养殖场现存栏蛋鸡 8000余只,日产鸡蛋 450公斤。该养殖场采取托管代养模式,为本村 8户贫困户代养蛋鸡。今年以来,蛋鸡养殖形势下滑,鸡蛋价格持续下跌,养殖效益严重亏损。为了减少贫困户的损失,市农业局把该养殖场作为“购农特产品、享田园生活”爱心认购扶贫活动鸡蛋供应商。活动开展以来,仅一个月时间已帮助该养殖场销售鸡蛋 6000多元。养殖场负责人表示,鸡蛋销售金额的 10%将用于贫困户的产业发展资金。

据悉,爱心认购活动开展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来自北京、四川和宝鸡市的 200多名爱心市民认购了 1000多份农产品,认购金额已达 5万余元。“爱心认购扶贫活动不仅有效地帮助贫困户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而且参与的贫困户和企业,质量和品牌意识也明显提升。”市农业局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希望通过组织贫困户参加认购活动,不断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提升产品质量,提振发展信心,帮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

新闻推荐

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宝鸡市召开会议对此进行安排部署

本报讯6月8日,全市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座谈会召开。会议强调,全市各级党组织要以严的精神、实的作风,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核心关键,抓常抓实抓长,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为全...

岐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岐山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