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引言 有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有什么样的青少年,就会有什么样的希望。让成长中的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不仅是家长们热切的期盼,也是教育者始终追逐的目标。

宝鸡日报 2017-07-03 17:05 大字

■周淑丽

把追踪的镜头定格在 6月 16日,这是宝鸡高新一中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校本课程结业汇报展演”中的场景:

在古诗词飞花令环节,七年级女生董世月一口气就吟诵出几十首与花有关的诗词:“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丰富的诗词知识直逼得对手哑口无言,台下有不服气者上前挑战,也几个回合后就甘拜下风,现场的师生及家长忍不住为这个小女生热烈鼓掌。

在动感的“二次元”展演环节,七八位仿佛从 E时空穿越而来的女孩子灵气逼人,配合着他们自制的校园视频翩翩起舞,视频画面和舞台效果无缝对接,让观众和这群小精灵一起走进了“二次元”的神奇领域。负责的老师介绍,节目的创意和视频素材全部是学生们自己完成,少年们不可限量的才华让大人都为之惊叹。

轮番上演的节目中,有体育竞赛、相声小品、趣味英语、诗词朗诵、机器人展播等, 40余门认真准备的精彩课程汇报,向全校师生和家长展示了他们在校本课程上取得的优异成绩。流利的英语,丰富的古诗词,高水平的综合素质,属于青少年的蓬勃朝气,让人似乎从这群孩子身上窥测到不可估量的民族未来。现场有家长不断发出感叹:“现在的孩子太了不起,素质太强了”,“在这里上学的孩子,将来的前途肯定不一般”。

是什么样的教育培养出如此全方面发展的学生?笔者走进校园的每个角落,对此一探究竟,希望能够对人们有所启迪。

寓教于乐

用兴趣激发孩子的无限潜能

怎样才能让孩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宝鸡高新一中的教育者们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和兴趣,让兴趣引领他们走进知识课堂,主动爱上学习,激发隐藏在内心的无限潜能。那怎样才能让孩子把学知识变为兴趣?宝鸡高新一中副校长胡小平说:“要想获得不一样的回报,教育者们必须先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而宝鸡高新一中的老师们,确实付出了比一般老师更多的汗水和心血。

王妍霞是宝鸡高新一中的地理老师。如果在其他学校,她除了负责的课堂教学外,业余时间会比较清闲。但在宝鸡高新一中,她把所有精力都倾注到了这门学科上,除了要备好课、讲好课,还要想尽办法让“第二课堂”出彩出新。这个“第二课堂”就是每天下午 4:40-6:00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而言,是由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王妍霞在地理课程的基础上,自主开发了《中国旅游地理》这门课程,她希望通过旅游这个兴趣点,让学生爱上地理这门看起来比较严肃的课程。经过两年多的培养和提升,如今这门课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校本课之一。每周四下午四点半,是王妍霞的课, 50余名学生从自己的班级背着书包走进这个新课堂。大家围坐在一起,讨论旅游的经历,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课堂上学到的地理知识来看旅游地图、了解旅游地的地域地貌、矿产特点,并大胆设计旅游路线图,对当地旅游开发的优劣提出意见。而上过这门校本课的学生,地理课的成绩不仅突飞猛进,综合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提高了一大截,体现了兴趣激发学习潜能的显著作用。

在宝鸡高新一中,像王妍霞这样通过老师自主开展的校本课有 48门,每门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外都有相应的校本课。学生在报名后会拿到一张课程表,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期末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汇报结课展演,依据学业情况评定学分。必修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完美结合,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感受到了快乐,愿意积极主动地去学,而老师们也感受到了充分的尊重,自觉搞教研,不断完善提升课程内涵。

老师有兴趣有热情地去上课,学生自然也愿意学好这门课,这就是寓教于乐的魅力所在。

寓教于境

润物细无声滋养好学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印度著名哲学家菩德曼说:播种一种行为,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单单依靠老师的反复督促和提醒,还需要从环境中滋养,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爱学习的好习惯自觉融入学生的行为当中。

行走在宝鸡高新一中的校园里,让人印象深刻的不仅仅是雅致、幽静的校园环境,还有那无处不在、寓教于境的奇思妙想。大到每一栋建筑的命名,“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亦说楼”,“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明德楼”,小到镌刻在显眼位置的完整“中华字经”,都能让人感受到这所学校乐学的文化氛围。再走一阵你会发现,校园的每个角落都隐藏着“知识”,进出教室和宿舍的上下楼梯上,一抬头就能看到脚下古诗词:“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句子,每天抬头低头都可见,必然能烙印在脑海。如果你想到小游园里静坐一会就能发现,园子名叫“劝学园”或“师德园”,小石凳上、画廊上,都写上了劝君读书的名言警句和古诗文,可以说只要你进入校园,每一块砖瓦、每一棵树木,都在时时提醒你莫负读书好时光。

学海无涯,学圣人学先贤,更要学身边的好榜样。在宝鸡高新一中的校园内还有一大特色,那就是无处不在的身边榜样。用来装饰教学楼内部的,是一幅幅学生作品,或素描或水彩,或创意画或课堂作业,总能让你看到身边同学的优秀之处。而教学楼的一整面墙上,则是满满的“精英”头像,每个年级每个班级每个专业,学习好的、品德高的、素质强的,你都能在这面墙上看到佼佼者的身影,作为动态管理,墙上的名字总是不断变化,每个学生都有上榜的机会,让你时时刻刻都能看到可追赶的方向。正是千帆竞发春潮涌,百舸争流正逢时,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中,每个学生必然是奋勇向前、积极尚学。

校长吴文博说:“校园文化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内容,在建校之初我们就充分考虑了这一点,专门选取了很多有代表性的诗词和警句,特别是小游园里的诗词,很多是隐藏式的,就是希望同学们在休息的时候能突然发现,像是找到了宝藏一样,不忘好好学习的初心。”

寓教于广

用开阔视野培养“全面”之人

不一样的视野,不一样的未来。宝鸡高新一中从立校之初,就致力于打造“书香校园,国际视野”。按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宝鸡高新第一中学为学生选课开出了三张菜单:第一张菜单是国家课程标准基础班,开设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全部课程。第二张菜单是国家课程标准与 EA英文整合课程班,特别针对有出国意愿的学生,学校引进西安黑格伯爵公馆 EA英文整合办学特色,按国家课程标准开设除英语、体育、音乐、美术以外的全部课程。第三张菜单是国家课程标准智慧课堂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工具针对特别需要的学生群体,以跨界思维改革课堂组织方式、增加课堂学习容量,促使学生超越常规、自主学习、个性发展,毕业后参加优质高中竞争或参加大学少年班选拔。

在学生及家长自愿的前提下,宝鸡高新一中还专门开展了“研学”实践课程。利用寒暑假,学生可以到北京、上海等地参加交流学习,也可以到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等地,和国外的同龄学生进行跨国交流,拓宽视野。在“研学”之旅的报告会上,“研学”归来的学生用文字、照片、视频等方式展示了自己的“研学”收获。通过照片和视频可以看到,学生们“研学”途中不仅带着语言学习的任务参观当地风景名胜、了解当地文化习俗,还到知名大学参观学习、到国际学校住宿并跟班学习。每天都按学习程序安排总结收获,分享学习成果。宝鸡高新一中不仅通过这种方式让师生开阔眼界,还将邀请国外名校师生到宝鸡高新一中“研学”,办一所真正具有国际视野的名校。刚刚结束的中考,作文题目是《会玩,才好!》,英语听力是关于研学旅行,这些题目好像是专门为宝鸡高新一中学生出的,没有校本课程,没有研学旅行,学生怎么能答得好呢?

不以成绩论输赢。宝鸡高新一中的教育理念,就是让孩子尽可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课程和班级,以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除了平时的各种游学交流活动,学校还开设英文朗读与演讲、英文原版电影赏析、英语故事会、看电影记单词等趣味校本课程,培养孩子的国际视野。每天下午晚饭时间,学校还会组织学生观看《新闻联播》或者一些比较经典的电视节目,让学生们虽然身处校园,却能了解天下大事。

这样一来,在校学习成了一个很好玩的过程,并不只是题海、熬夜和做不完的作业。而这种美好的学习生活,也唤醒了学生们对读书的兴趣和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憧憬,更有利于成长为全面发展、优势突出的精英学子。

寓教于情

用“爱”浇灌每一寸成长

“我在学校从来不想家,因为这里就和我家一样。”七年级智慧班的邢景同学笑脸盈盈地说道。一年前她和爸妈来学校参观,看到优美的环境和亲切的老师,她当即告诉父母:“我选好了,就要来这里上学。”在学校学习两个学期来,她和家人更是确认了这次选择的正确性。说起学校的优点来,这个活泼爱笑的小姑娘扳着指头一项项说,却总感觉还没说完。邢景说学校的环境好、设施好、老师好、宿管好、食堂好、未来好,反正她觉得一切都新鲜有趣。好在哪里?作为一所全封闭寄宿中学,邢景说每天早上起床她都和在家里一样,宿管知道她爱睡懒觉,总是专门去宿舍敲门提醒她赶紧起床;到了食堂就餐,她觉得餐厅师傅的手艺一点不逊色于自己的妈妈;到了课堂上,老师很亲切,她如果有问题可以请教任何一位老师,不管是不是自己班的代课老师,都会停下来耐心解答她的问题。课余兴趣她选了校园电视台,既当小记者也当播音员,做什么内容的节目都是社团的同学们共同完成,老师只是指导和辅助。邢景说,她在学校的生活很充实,她喜欢上课,也喜欢参加活动,也交到了很多好朋友,让她很庆幸自己选择了这样一所好学校。

学生像一棵棵正在成长的幼苗,时刻需要用爱心去呵护浇灌。对于十三四岁的孩子来说,离开家长的呵护,在寄宿制的学校一切都需要适应。而宝鸡高新一中的教育者不仅把教学当作重点,也把照料学生生活当成重要环节。考虑到不少学生来自县区,父母接送不方便,孩子自己坐班车买票太麻烦,学校就直接和客运公司进行对接,每周五放学前,客运公司到学校来售票,直接把学生从校园门口送到各县区的车站,周日返校又按时由各县区发车直达学校门口。担心学生在宿舍会大闹嬉笑,影响休息和第二天的学习,宝鸡高新一中采取标准化管理,男生和女生宿舍前都有准“教官”值守,每层宿舍楼也有专门的负责人,晚上宿舍有嬉闹,宿管会到门口轻轻提醒,就像家里爱唠叨的爸爸妈妈,让学生既能接受又不至于产生厌烦心理。作为全封闭校园,学生不能到校外购物和吃饭,宝鸡高新一中就力求打造学生满意的食堂,丰富的食物、低廉的定价,让孩子能吃得好吃得饱,而学校的学生服务部,也只售和学习生活有关的物品,瓜子等不健康且易产生垃圾的食品,一律没有。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只有与学生在亲密和友善的接触中,以理性影响理性,以道德影响道德,以性格影响性格,以意志影响意志的情况下,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影响。”用爱浇灌学生的成长,才能做到关心和了解他们,尊重和信任他们,赏识和宽容他们,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从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修筑沟通心灵的桥梁。宝鸡高新一中的教育者正是用满怀的爱心,为学生鼓起前进的风帆,鼓舞学生乘风破浪地前进。

寓教于无

于无声处听惊雷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该办怎样的学校?面对未来世界的多元化需要,我们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这是所有教育者都会遇到的问题,也是宝鸡高新一中所有教育者在建校之初就提出的问题。如今通过三年的实践和摸索,他们用行动对这一问题做出了回答:教育不是仅仅局限于应试答卷的分数,更重要的是贯穿于生活中、落实到具体行为中的美德,培养真善美、自信无畏的学生……“这样的教育会影响孩子的中考成绩吗?会让孩子在人生的起跑线上掉队吗?”面对个别家长的质疑,宝鸡高新一中用教育的成果做出了解答。2017年参加中考的 500余名学生,通过参与特色校本课程活动,有 200余人取得了中考体育免试的资格。中考体育在总分中占比虽然不多,但也是不可忽略的内容。而免试意味着孩子体育满分,直接为中考成绩添上了炫彩的一笔。通过兴趣和特长教育,所有学生改变的不仅仅是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人生观生活态度的巨大改变,积极向上,热爱生命的人在中考的大潮中,已经取得了先决竞争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兴趣学习法和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走出宝鸡高新一中的学子已经具备了自己学习的能力,这不仅有益于今后的求学,还将影响整个人生。

教师的最大幸福就是把一群群孩子送往理想的彼岸。行走在宝鸡高新一中,你会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说,学生时代只是人一生中的一段旅程,一味追求成绩和分数,将来的青春记忆里太过单调,而学校的教育正想通过发挥学生自己的特点、个性,继而发展人的个性,培养学习的兴趣和生活的乐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这是宝鸡高新一中始终如一的办学理念。因此,学校的所有校本课程都是围绕学生的“全人”教育,开启多种学习通道,同时进行多元评价,使学生从不同程度得到认可、取得自信、开阔视野,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适时给予扶助,目的也是为了成就“不完美”的好学生。从而使他们实现不一样的人生格局,成就美好人生。

播种希望,就能点亮未来,给学生一点鼓励,他们就会还你满园春色。新的一学年即将拉开序幕,愿更多的优秀学子能在这所学校发挥自身优势,成就将来的幸福人生!

新闻推荐

金陵一桥为啥要维修?桥梁出现裂缝 第三联弯曲变形 计划本月 26日恢复通车

本报讯因市区金陵一桥加固施工,7月1日22时,宝鸡市交警、市政联合对该桥全段进行了封闭,禁止一切车辆和行人通行。那么,金陵一桥为什么要修,存在哪些安全隐患,何时修好通车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实地...

宝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宝鸡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