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说报 我的华商报情结 郭鉴明
前天中午与华商报宝鸡记者站几位朋友在一起吃面,宝鸡事业部副主任张红平说:“华商报都20年了,要出个专刊正在征稿,老兄你应该写篇文章吧?”一句话,把我引向那些年与宝鸡记者站兄弟姐妹们打交道的陈年往事。
1997年夏天,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华商报》声名鹊起,不到几个月的时间,发行量骤增,迅速覆盖三秦大地。作为陕西第二大城市的宝鸡,当然是新闻的“富矿”,报社派来了第一波常驻宝鸡的记者,由于是新闻同行,我们常来常往相互提供新闻线索,探讨新闻业务,我的办公室就成了他们喝茶写稿的地方。由于报社总部人事变动,将近半年时间宝鸡驻站记者一时空缺,我当时办的是《西部开发报》,受报社领导的口头委托,担起了华商报宝鸡地方新闻报道的担子。由李社良、陈永斌他们每天写稿,并以“海欣”的笔名发稿,虽然每天很辛苦,发的都是简讯消息,但稿件见报,大家也兴哉乐哉。时间不久,报社派来了记者组,建立了宝鸡记者站。记者站就设在我的办公室旁边,我成了他们的“房东”,这样一来,我们联系就更加紧密了,几乎成了一家人。
从报社发展到鼎盛时期的十多年里,我们共同经历了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也经受了各种历练。
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宝鸡的大地开始摇晃,我大喊一声“地震了,快跑!”,记者站的几个小伙子抓起办公用具和手机,没有躲避地震,而是冲向了灾情最严重、人口最稠密的地方,在第一时间,将宝鸡的灾情和社会生活状况向总部汇报,并从正面报道,对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那些天大多数人都住进了防震棚,唯有记者站的同志们坚持采访在第一线,群众说,哪里灾情最严重,哪里就有华商报记者的身影,哪里有群众的呼声,哪里就有华商报记者的呐喊。在防震救灾的那段时间,记者站楼上的灯光往往彻夜长明。
2000年后,宝鸡市区跨渭河、金陵河三座大桥实行机动车过桥收费。桥头建起了收费站,群众意见很大,引起了轩然大波,“宝鸡三桥收费”成了网络上的热词,也成了群众街谈巷议的热点,更成了新闻舆论的焦点。我当时以政协委员的身份对此事提出质疑。记者站发现这个新闻线索立即采访了我,与其说是采访,还不如说是工作探讨。我们走现场、问司机、访政府。历时十多天,形成了《宝鸡三座桥收费的前因后果》,2004年2月华商报以半个版面的篇幅刊登。见报后,受到宝鸡各界群众的支持和欢迎。政府也采取了有力措施,于2004年4月24日晚12时前全部拆除了收费站。还原了一个畅通、宽敞、爽心、美丽的新宝鸡。出租车司机说,如果不是华商报的舆论干预,这些窝囊钱不知道要交到什么时候。
六年前,由于报社业务的扩大,记者站随之扩编扩展,就有了现在的记者站新址,虽然我们不能朝夕相处了,但新闻的心是相通的,文化的魂是共有的。记者站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新闻新秀,都活跃的省内外的各条战线上,与我同事的几位小兄弟现在都成长为多个新闻媒体的中坚力量,成为新闻战线上的精英,其中就有从记者站写稿做起的。
在回顾华商报二十年发展历程的时候,我们记得的不光是那一篇篇或喜或忧的新闻报道,也依然记得从这里走出的名编名记:杨晓波、张波、李勇刚、胥建礼、张惠、孙元华、魏靖、郭魂强、曹哲鸿、张红平......
(作者郭鉴明,资深新闻媒体人,作家,现任宝鸡文化创意协会会长、宝鸡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散文杂文集《反骗导弹》)
新闻推荐
本报讯食品“三小”(小餐饮、小作坊、小摊贩)一直是监管的重点和难点,日前,市食药监局出台措施,从制度、规范引领、治理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巩固“三小”整治的成效。目前,宝鸡市食品“三小”已达到11...
宝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宝鸡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