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大片的麦田很快就只剩下麦茬了扬
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大片的麦田很快就只剩下麦茬了
扬麦机扬过麦壳后,没扬干净的还得靠人工筛壳
村民在路上晾晒麦子
村民人工收割被收割机漏掉的麦穗
推板、扫帚、木锨、铁叉、簸箕、镰刀、木耙等传统收麦农具
村民将收获的麦子用三轮摩托运回家
村民在收集麦秆
刚脱壳的麦子,颗粒饱满
这是秦岭下的一座小山村,村子南依秦岭,北眺渭河,驱车40多分钟就能到达宝鸡市区。麦收选择在这个不太炎热的夏日进行——小小的山村打破了往日的宁静,机器喧嚣、人头涌动,田野里翻滚着成熟了的麦浪,似乎急不可待地要跳进粮仓。
谚语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也许是因为去年冬天的雨雪好,这个夏天,田野里麦子疯长,粮食丰收了。
镰刀割麦、碌碡碾场、木锨扬麦,这是停留在大多数80后脑海中关于收麦的最早记忆。现在,由于农业机械化飞速发展,那些曾经被视为麦收必不可少的农具,都在一步步退出历史舞台,发出巨大轰鸣的收割机越来越受到村民们的欢迎。然而,这些现代化的收割机虽然收麦速度惊人,但它所过之处会留下高高的麦茬还需处理,地里也会遗落下不少麦子,这些后续的问题也不免让村民们头疼。
一到农忙时节,村中在外打工的人都会放下手里的工作回村收麦。村民们说,收麦全看天气,如果天气掌握不好,一季的收成都得打水漂。村里的老人常常会给小孩子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农民,到了麦收时节没有及时收麦,结果一场大雨将田里的麦子全都淋坏。后来,这个人就变成了一只鸟,每到麦收时节便会飞回村子,提醒农人“算黄算割,算黄算割”,村民们叫不上这鸟的名字,便用它的叫声给它命名为“算黄算割”。这当然只是一个传说,然而,每到麦收时节这只鸟的叫声总会回荡在田野里,它似乎早已变成提醒农民收麦的“报时鸟”。
现在的80后、90后年轻人大多已离开村子,在外打拼漂泊,许多人可能从未经历过收麦,关于麦收的记忆只能在老照片里翻看,而对于土地的感情更是淡薄,或许他们曾以为那片生长麦子的土地只会生长贫穷、自卑,于是他们努力着离开土地,之后迷茫地在城市里漂泊,最后却发现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已很难找到自我,殊不知,在身后这片生长麦子的土地上也能生长希望、生长喜悦,生长我们看不见的关于土地的信仰。
华商报记者 赵钊 文/图
新闻推荐
父亲将2岁病儿扔枯井孩子哭喊“妈妈我要喝奶”他仍狠心离开 事发宝鸡,孩子死亡,孙某被判无期
华商报宝鸡讯(记者丁瑜)因为年幼的儿子患有脑积水,高额的医疗费让家庭不堪重负,身为父亲的孙某产生杀害儿子的念头。趁夜黑无人,孙某将2岁的儿子带至宝鸡金台区蟠龙镇街道以东的田地,抛入一口枯井中,后...
宝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宝鸡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