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风和畅暖民心——宝鸡市金台区人口计生局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为民服务促发展”活动纪实
庞文渊 魏江涛
初冬时节,走进金台区蟠龙镇钟楼寺村,只见平展展的水泥路组通组、户连户,公路两旁排排树木挺拔屹立,村民住宅楼房瓷砖一砌到底,洁白无瑕,崭新的村级服务中心和人口文化大院格外引人注目,宽敞的村委会大院洁净明朗,村民在互助幸福院里下象棋、打扑克欢声笑语,一张张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这是金台区“千名干部下基层、为民服务促发展”活动开展以来,区人口计生局“工作组”结对帮扶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
钟楼寺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513户、2122人,因地处蟠龙镇西北角,位置偏僻,基础条件差,被群众戏谑为“西伯利亚”。2011年底,金台区委、区政府在全区启动“千名干部下基层、为民服务促发展”活动,区人口计生局与钟楼寺村“牵手”联姻,结对帮扶。三年来,该局党员干部走出机关、放下架子、脚沾泥土,与群众心贴心、手拉手,整建班子、硬化道路、整治环境、访贫问苦,村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递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走进“问题村” “治病”先“会诊”
包村伊始,一些干部议论纷纷:钟楼寺村是远近闻名的烂摊子,村两委会换届选举无法正常进行,已被区上列为重点整改的“问题村”之一。计生部门是“清水衙门”,既没有项目资金的权利,也没有技术人才的优势,结对帮扶一个“问题村”,无疑是自讨苦吃,给自己找麻烦。
打铁先硬自身骨。面对大家的议论,局党组书记、局长姚宝平和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赵忠科一起,组织局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区上关于开展这项活动的意见和要求,站在统筹城乡发展、提高老百姓幸福指数的高度,查找思想根源,克服模糊认识。很快在全局上下形成共识:有条件要干,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坚决啃下这块硬骨头!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工作组进驻后,多次下组入户,采取召开村干部座谈会、村民代表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了解民诉民愿民声,与群众劳动在田间地头、坐在土炕上,心贴心地交流,实打实地谈心,将一桩桩、一件件百姓心声记录在了《民情日记》上:村级班子软弱涣散、大家的事没人管、环境卫生差、水泥路成了“断头路”、困难户无人问津……粘牙事、难缠事、花钱事摆在了计生局包村工作组的面前。
接上“断头路” 疏通“肠梗阻”
遇到的是难题,锤炼的是作风。面对困难,工作组决定,首先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一件一件抓落实,增强群众对富民强村的信心和决心。在工作组配合下,金台区委组织部、蟠龙镇党委全程参与,村党支部、村委会、村民监督委员会先后选举成功,钟楼寺群众终于选出了自己的“主心骨”。
过去,在公路“村村通”项目建设中,由于组与组相互推诿、责任不清,全村留下了三条300米的“断头路”,雨天一路泥,晴天一身灰,群众意见很大。新班子上任后,把硬化道路作为突破口。
为了支持村上尽快打通“断头路”,给群众吃上“定心丸”,没有启动资金,计生局就从办公经费中挤出2万元,用于购买砂石、水泥等材料。原村长张林祥看到工作组真心为群众办实事,就把自己的一头大肥猪卖了,凑够1万元交给村上。一组农机经营户张安育慷慨解囊,带头捐款。村民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不但打通了300多米的“断头路”,还趁热打铁,硬化疏通了组与组、户与户之间的“肠梗阻”。
在硬化村组街道时,五组村民党来娥家里的后院墙挡住了路面。起初,党来娥坚决不让超出占道50公分的路面。后经驻村干部和村上干部多次上门做工作,耐心细致讲解道理,最后她终于想通了,高高兴兴地让出路面。
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全村终于硬化了5.8公里的街道路面。为了解决后续资金问题,不给村上和群众添负担,区计生局包村干部多次协调区财政局、农综办,将资金缺口纳入财政“一事一议”项目,解决了干部群众的“挠心事”。
援建村中心 惠民乐万家
钟楼寺村级组织的办公地点一直设在始建于六十年代土木结构的旧戏楼里,面积仅有40平方米,经过长期日晒雨淋,成了危房,改善村上办公条件和群众娱乐场所成为全村上下的共同心愿。
为了促成项目早日开工,工作组和村干部加班加点跑资金、要项目、搞协调,争取民政专项资金21万元,并联系市设计院规划设计,公开招投标。2012年8月,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大楼终于破土动工。建设期间,干部吃住在工地,从材料购买、运输到施工,严格管理,保证质量,源头控制价格,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全力以赴加快工程进度。
为了弥补工程资金缺口,区计生局不搞锦上添花,只为雪中送炭,千方百计压缩单位开资,先后挤出3万元,用于支付工程款,缓解了燃眉之急。同时,为村上送去了价值2000多元的办公桌椅,将一件件惠民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2013年8月,一座崭新漂亮的村级服务中心大楼拔地而起,同时完善了远程教育等配套设施。新办公大楼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瓷砖砌成,干净明亮。一组张玉林老人说:“真没想到,这么大的工程,村民没有掏一分钱腰包,就圆了咱们多年的梦想,工作组不愧是咱钟楼寺的贴心人!”同年10月,区计生局又积极争取区民政局和文广局项目支持,改造原村委会老办公平房,在蟠龙镇率先建成了老年互助幸福家园,添置了一批活动器材。
如今,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成为村民休闲文化娱乐好去处,每当夕阳西下,忙碌了一天的妇女集聚在一起,欢快地跳起《燃烧我的爱》等广场舞曲;秦腔自乐班吼起了《断桥》等唱段,还有咚咚呛的秧歌演练,昔日沉寂的村庄,如今奏响了时代的凯歌。
亮剑“脏乱差” 环境大改观
为了彻底整治环境卫生“脏乱差”,区计生局主动出资,为8个村民小组建起了垃圾屋、垃圾台,修建了垃圾填埋场,聘用了保洁员,使生活垃圾定点清扫、定点存放、定点收集,及时清运,让村民养成文明卫生好习惯。同时,修建了生活污水排放渠,彻底改变了过去垃圾乱飞乱倒乱扔、污水横流的现象。
让绿色进村,建设美丽新家园。驻村以来,区计生局高度重视园林规划布局,积极协调区林水、绿化等部门,坚持每年春、冬两季,植树种花、植草播绿。截至目前,全村栽植樱花、玉兰等3200多棵,安装路灯56盏,结束了钟楼寺村“眼下黑”的历史,照亮的是脚下路,温暖的是百姓心。
计生局发挥行业优势,先后筹资2万元,打造村级人口文化大院,设置了计划生育“两室一校”,建成了集“两率一度”、村规民约、新农村建设等为内容的文化墙。定期和不定期为育龄妇女开展健康检查,入户宣传计生奖扶优惠政策,聘请卫生医疗专家开展生殖健康知识讲座。今年以来,局里组织技术人员免费为群众送医送药600多人次,为全村中老年妇女免费体检200多人次。
伸出温暖手 走好“穷亲戚”
送温暖、走穷亲、解民困,始终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关怀送到困难家庭的心坎上,这是区计生局包村帮扶工作的一个常态化举措。9名包村干部与18户困难党员、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家庭结成帮扶对子,每逢春节、三夏、秋收、重阳节等重要节日,都要向这些“穷亲戚”们送去慰问金和米面油及一些常用药品。三年来,共计向困难群众家庭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6.9万元。
一组73岁的张振江,年轻时因故出走,今年春季突然回到村上,既无户口和身份证,又无生活来源。村干部将他临时安置在村委会一间房里居住,考虑到他本人生活不能自理,最终还是送进了区敬老院,同时积极协调公安部门,为其补办了户口,让他安享晚年。在计生局包村干部的帮扶下,目前,全村最困难的33户71人全部吃上了低保,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102人,参与率100%,享受农村养老补助金281人,真正做到了“应保尽保”。
2012年8月13日凌晨,全市突降暴雨,致使钟楼寺村几户土坯房群众家里进水、房顶漏雨。在这紧急关头,包村“工作组”冒着大雨,第一时间赶赴村上核查灾情,帮助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局机关拿出5000元救助资金,帮助村上救灾帮困,对受灾最为严重的三组张引卫、六组韩金莲分别给予了500元的救助。
今年,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部分村民小组反映水质有问题,工作组会同区林水局、镇政府现场办公,进行实地勘探和检测,发现是因输水管道年久失修造成的,及时进行了维修更新,使群众吃上了放心水。
金台区人口计生局包抓帮扶工作的启示:
——领导重视是关键。金台区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为民服务促发展”活动,旨在践行群众路线,让干部受锻炼、群众得实惠、机关转作风。对这项活动,区上制定了一系列推动措施、考核办法,实现“常态化”。计生局成立班子,组建工作组,扑下身子抓落实,成绩有目共睹。
——村级班子是核心。在包抓帮扶工作当中,工作组积极协助镇党委、区委组织部选出了威信高、敢担当、一心一意为群众谋利益的“领头雁”,新一届班子公道正派,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村上建设的积极性。实践证明,只有发挥了村级班子的核心作用,才能取信于民,赢得群众信赖。
——真心帮扶是根本。包村以来,局党组领导带头,亲力亲为,率先垂范,把包村帮扶与局里工作同部署、同计划、同安排,形成了全局上下一条心、一股劲,真心帮扶的良好局面。局长姚宝平有句口头禅:“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包村三年来,局里节约办公经费,从“牙缝”里挤出帮扶资金10多万元,协调撬动有关部门投资80多万元,为“问题村”发展注入了活力,解决了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实践证明,只有身怀为民之情,就能破解任何困难和问题;只要想干事、真作为、不懈怠,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新闻推荐
通讯员令建军本报记者王永锋项目纷纷落户现代农业园区,特色产业纷纷进村入户……近年来,宝鸡市金台区唱响了一曲曲为农民增收的赞歌。现代农业园:让土地价值最大化“过去陵原村每亩地只种一料小麦,每...
宝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宝鸡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