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小小户籍窗口 闪闪警徽显大爱

咸阳日报 2012-03-16 23:58 大字

本报讯(记者 冯旋 实习生 杜娟)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没有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她所从事的工作就是天天与老百姓打交道的户籍工作,然而,她正是凭借这三尺户籍“窗口”,让老百姓真切地感受到人民警察执法为民、热情为民的美好形象。她就是渭城分局治安大队户政中队中队长岳淑娟。

摘掉40年的“黑户”帽

2010年8月,岳淑娟在开展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户口整顿时,发现家住仪凤东街53号以换锅底为生的杨恩金老人没有户口。经过耐心询问,老人道出了他坎坷的一生。

杨恩金出生在商洛市镇安县西口区回族自治乡毛坪乡新胜村,13岁时,母亲因病去世,他被送到孤儿院,后被扶风县一户人家领养,其户口随迁至领养人家。不久,因产生矛盾,杨恩金离开领养人家自谋生路。1969年老人来到咸阳,学习换锅底手艺,至今一直未办理户口迁移手续,成了“黑户”。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岳淑娟立即向主管领导汇报,并驾车前往杨恩金出生地、孤儿院以及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联系相关户政管理部门查找;并走访杨恩金目前居住地的社区居委会和左邻右舍调查核实。在获取大量证据的基础上,经请示市局,10月10日这天,为杨恩金特事特办,补办了户口。

2009年的一天,岳淑娟到渭城区窑店参加警务执勤工作。工作结束后就与附近一位正在喂牛的村妇拉家常,闲聊中了解到,这位满脸沧桑的妇女叫党便利,仅比自己大一岁,因为长期患病,又供养两个正在上学的子女,生活十分困难。此时正值初冬,寒风透过纸糊的窗户吹进这个贫寒得连个电器都没有的家,看到这种情形,岳淑娟立即掏出钱递给党便利说:“大姐,快去买几块玻璃装上,入冬了,天一天比一天冷了。”

从此,岳淑娟时刻记挂着这个“穷大姐”,经常上门为她送去米面油。2011年得知党大姐的儿子考上了大学,岳淑娟又为其送去了学费。党大姐见人就说:“我这是哪辈子修来的福,让我碰到这样一位好警察。”

生活中的不合格母亲

2010年5月,市局全面启动“六普”工作。此项任务范围广,难度大。但是,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岳淑娟在困难面前没有退缩,在巨大的工作任务面前没有软弱,反而在心里暗暗为自己鼓劲儿。

女儿正值高考冲刺阶段,丈夫也是经常加班加点。为了不影响“六普”工作,她就让孩子寄宿在亲戚家,随后她一头扎入工作中,几乎放弃了所有休息日,和其他干警一起,对所有街区挨家挨户地上门登记核对,几个月跑下来,人瘦了也黑了。如今已经跨入大学校园的女儿每当提到此事的时候,还在埋怨她不是个合格的母亲。

岳淑娟就是这样二十年如一日地工作着,就是她这种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对事业的奉献精神,对群众排忧解难的服务情怀,使她荣获了“全市公安保卫战线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户籍民警”等多项殊荣。(C)(6)

新闻推荐

高新彦:一位中医文化的传播者

本报记者赵鹏见到高新彦教授是在他的办公室里,此时的他刚刚为学生们讲完课,交谈之中,在他身上总是流露出一位大学教授特有的质朴和耿直,言谈之中亲切而随和。高新彦出生于宝鸡市扶风县,幼时体弱多病,因...

扶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扶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