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尴尬

商洛日报 2018-05-04 00:00 大字

  杜甫是一个与铜川有渊源的人,曾在铜川(同官)县衙的墙壁上留下过:“县古槐根出,官清马骨高”的著名诗句,故作此文以忆之。

  ——题记

  杜甫是我国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同为唐诗的两座高峰。杜甫的作品广为流传,他的诗风、诗品为我们后世所敬仰。但是,他一生坎坷,颠沛流离,遭遇诸多不顺。他的这些人生际遇、尴尬未必人人尽知,我们不妨梳理一下。

  杜甫生于公元712年,卒于770年。他的一生可以分为五个时期:读书漫游时期、困守长安时期、流亡时期、暂居成都时期和漂泊时期。在这五个时期中,除第一个时期外,可以说他的每个时期都遭遇了很多尴尬。

  杜甫35岁(746)来到长安,满腹经纶的他,本想在长安大展宏图,可腐朽的大唐王朝却给了他当头一棒。他遇到的是一个统治阶级奢华、人民困苦、奸臣当道的黑暗时代,此时的杜甫可以说遭遇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尴尬。747年,他参加了一场由皇帝征召的的考试,本以为通过这次考试,他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可是这次考试却被奸臣李林甫摆布了,结果无一人及第。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向唐玄宗道贺:民间没有人才了。皇帝被蒙蔽了,杜甫失去了一次难得的走向仕途的机会。

  迫于生计,杜甫在一些达官贵人家做“宾客”,混口饭吃。好面子的他,为了显示自己不是吃白饭的,便找到一个副业,在山里采摘一些草药,呈给他们,算是等价交换。

  751年(天宝十年)正月,玄宗举行了三个祭祀盛典。杜甫抓住时机写了三篇《大礼赋》投到朝廷,没有想到这三篇文章居然被呈到了皇帝手中,玄宗看后,大为赞赏,让他待制集贤院,命令宰相考试他的文章。杜甫大喜过望,可是喜悦之后便是遥遥无期的等待。杜甫又一次遭遇了尴尬。

  753年秋天,长安连雨成灾,米价上涨。我们可怜的杜甫,也沦落到天天排队买米的境地。大诗人排队买米,不能不说是杜甫的又一次尴尬。万般无奈下他把家从长安搬到了奉先(蒲城)寄居。

  755年10月,也许是他上呈左丞相的诗发挥了作用,他做上了平生第一个官——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就是一个管兵器库的小官。然而好景不长,这年的11月“安史之乱”爆发了。756年5月,他从奉先县带领家人来到了白水,寄住在舅舅家。不久白水沦陷了,杜甫开始了流亡的生活。同年7月,太子李亨也就是唐肃宗在宁夏灵武即位,得知消息后杜甫立即前往投奔,不料途中被俘,被送到沦陷的长安。由于他并没有什么名气和地位,胡人也就没有把他当一回事。于是,在757年4月,他寻机西出长安,历尽艰辛,奔向皇帝所在的宝鸡凤翔。5月肃宗召见了他,任命他为左拾遗。按理说,杜甫终于做上了一个差不多的官,可以大展宏图了吧。可是不谙政治的他犯了一个错误:卷到一场政治斗争之中。崇尚虚名的宰相房琯因遭到肃宗的厌弃,被贬了官。而政治经验不丰富的杜甫却极力上书营救房琯,言辞激烈,触怒了肃宗。肃宗下令审讯杜甫,幸亏有人营救,杜甫才得以幸免。这又是杜甫的一次尴尬。

  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好友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也称“浣花草堂”。可以说,此段时间杜甫过了一段相对安宁、幸福的时光。可是好景不长,765年杜甫又遇到了尴尬——他所依靠的好友严武去世了。万般无奈下,他只好离开成都,从而开启了漂泊西南的艰苦岁月之旅,直至770年客死在一条船上。

  回顾杜甫的一生,他的尴尬,有时代的:有才华却生逢乱世;有生活的:大诗人却吃救济活命;有做官的:小官却想干大事业。

  但是,正是有了上述的尴尬,才成就了杜甫“诗圣”的美誉。才有了《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一系列揭露社会黑暗,反映百姓疾苦的不朽之作。假如杜甫一生仕途顺利的话,不敢说我们一定会得到一个好官,但我们一定会失去一位好诗人。杜甫身处“安史之乱”,没能赶上“贞观之治”,可以说这是他的不幸;但从诗歌创作上来说,又是他的幸运。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若不是饱经风霜,他怎能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这样有温度的诗句;若不是一生的坎坷,怎能练就他“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样“沉郁顿挫”的诗风,怎能成就他“诗圣”的美誉!

  杜甫的尴尬,却是我们的幸运啊!

  (作者刘辉 系陕煤建司一中教师)

新闻推荐

陕西省开展卫生健康防病知识“六进”活动

本报讯(李琳记者张电达)4月25日是第32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也是我国免疫规划政策实施40周年,今年的主题是“预防接种,守护生命”,当日,陕西省在凤翔县举办儿童预防接种大型宣传活动和卫生健康防病...

凤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