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春走基层 一把笤帚“扫”四方

陕西日报 2018-02-11 06:34 大字

本报记者王帅

周长瑜坐在一堆高粱秆旁边,用力一蹬脚底的工具,箍在笤帚把上的绳圈随之缩紧。在此之后,老周立刻在绳头打了两个结,用刀割断绳子,又开始箍下一个绳圈。“一把笤帚要箍二三十个绳圈,这样笤帚才结实,才能卖上好价钱。”老周说。

周长瑜今年60岁,是宝鸡市凤翔县陈村镇料地村党支部书记。他告诉记者,宝鸡市场上用高粱秆做的笤帚,八成以上都出自料地村。料地村可以说是一把笤帚“扫”四方。

2月6日上午,在周长瑜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一户村民家。只见院子里堆满了高粱秆,一间小房子里,整齐地堆放着已经做好的笤帚。还有一些笤帚摆在地上,上面压着一些重物。周长瑜说,这是为了让笤帚更平整,也使笤帚的扇面看上去更像“孔雀开屏”。

每年9月,来自甘肃灵台县的大货车一辆接一辆地开进料地村,车上装的全是高粱秆。村民们把高粱秆悉数收购用来做笤帚。

据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李亚兵介绍,新收购的高粱秆还有很多水分,需要晾干,这是制作笤帚的第一步;晾干以后,把可用的高粱秆一根根剖开,去掉里面的瓤,把高粱秆用绳子箍紧;再仔细箍紧高粱秆上的每个绳圈;最后把另一头的扇面向两旁一掰,一个笤帚就做好了。

“箍紧笤帚把是一个技术活,如果绳圈箍得太松,笤帚用不了几下就散了。”李亚兵说,“笤帚把上的高粱秆边缘很锋利,一不小心就会割伤手指。”

“做笤帚是一门熟能生巧的手艺。”周长瑜说,“2017年一把笤帚的收购价大概是7元左右,做得好的,一把能卖到10多元。”为了带动产业发展,料地村还专门成立了笤帚加工专业合作社。

但加工笤帚是纯手工制作,利润少,对很多年轻人来说,他们宁愿选择外出打工,也不愿意在家加工笤帚。料地村现有432户,仍然坚持加工笤帚的只有30户左右,且多是无法外出务工的中老年人。“一把笤帚的利润不到3元,两个人忙一天,能做30把笤帚,也就只能赚个小钱。”一位村民说。

据了解,加工笤帚并非料地村脱贫的主导产业,全村主要依靠劳务输出和种植养殖脱贫致富。但加工笤帚是祖辈留下来的手艺,将它保护传承下去,是料地村手艺人的一个新年愿望。

新闻推荐

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 凤翔县 2017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亮点扫描

李志红王峰刘一航2017年,凤翔县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主动谋改革、推改革、督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有序推进、亮点频现: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累计取消行政审批项目219项,非行政许可...

凤翔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凤翔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