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斌 要为群众干点实事
本报记者肖杨实习生吕娟娟
“我是农民的儿子,能回到农村为乡亲们服务,感到很高兴!”44岁的刘卫斌在扶贫日记中这样写道。
今年5月,西安市长安区中小企业促进发展局干部刘卫斌作为扶贫“第一书记”来到长安区杨庄街道凤翔沟村,一放下行李,他就开始挨家挨户走访。仅仅18天,刘卫斌就走遍了全村103户。
村里的危房居住户和滑坡点居住户的搬离工作长期得不到落实,汛期来临,搬离工作迫在眉睫。这一切,刘卫斌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三番五次跑到区政府争取对搬离工作的财力、物力支持,很快新房修建好了,可又一个难题出现了:村民不愿搬。刘卫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一家家进行劝说,一次不行,就跑两次,最终用真诚打动了村民,搬离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日前,记者来到村民邢志敏的新房子,只见院子不大,却整齐而敞亮。60平方米的房子里设施齐全,有一个小厨房,厕所也由原来的旱厕变成水厕。“这些都是‘第一书记\’的功劳,他是实实在在为村民做事。”邢志敏说。
6月初,刘卫斌反复思量,决定制作二维码民情大数据,对扶贫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判断。经过5天挑灯夜战,他终于把这项工作完成了。根据数据信息,村里剔除了3户贫困户,确定了一户贫困户。该户是一个独居者,又患有癫痫病,生活困难。刘卫斌先后20多次来到她家中,自费买米面油,并为她申请健康扶贫,解了她生活之困。
不但要让村民脱贫,实现致富才是关键。刘卫斌利用休息时间,为凤翔沟村发展乡村旅游做了整体规划。刘卫斌跟记者算了笔账,他说:“利用村上现有的绿色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开办农家乐,一户年可增收2000元。到那时,村民们的日子就更好了……”
新闻推荐
本报多次报道的15岁患病女孩辛佳乐,一直为读者所牵挂 佳乐即将在北京做手术
辛佳乐的妈妈每天陪她上课,给她喂水华商报资料图片华商报讯(记者张超实习生王蓉)虽倍受病魔折磨,但仍坚强、乐观、热爱学习,多次被华商报·今日宝鸡报道的15岁女孩辛佳乐,一直牵挂着很多读者的心,7月12...
凤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