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凤翔一农民投百万元建起民俗博物馆

三秦都市报 2017-07-15 03:00 大字

本报宝鸡讯(记者程风)一座宽敞明亮的民俗博物馆,拥有上万种跨时代藏品,在这些琳琅满目的藏品背后记录着一位普通农户艰辛的收藏历程。7月13日,三秦都市报记者来到凤翔县陈村镇尹家务村,这座博物馆就坐落在村道旁。据馆主张建华介绍,展馆占地约800平方米,上下两层,前身是一个服务周边村民的超市。谈起他的“宝贝疙瘩”,张建华总有讲不完的故事……

据张建华粗略统计,民俗博物馆展厅里藏品和仓库里存放的“宝贝”,加起来有18辆半挂式货车那么多,有上万种几千万个,主要收自宝鸡地区的三区九县。

就在记者参观时,展厅的一件藏品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它的外壁刻有精美的菊花图案,还有“囍”字样,内壁有“福禄寿喜”字样。张建华说,这是一个鱼缸,是他得意的藏品之一,鱼缸是清代的物件,为深棕色,高和直径均约40厘米,鱼缸可以常年不换水而鱼不死,这个鱼缸花了他4万多元,挺值的。

记者看到,这些藏品主要涉及红色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三大类。有干农活所用的犁等农具,有样式老旧的瓷器,有反映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人们婚俗的嫁床……可谓数不胜数。张建华说,为了这些藏品,他搭上自己的超市,花费60多万元的积蓄,又欠下40多万元的外债。

张建华说,2015年之前他是一个小包工头,在外承揽工程,家里还开着一个超市,收入相当不错。2015年年底,他迷上了收藏,开始四处“淘宝”。刚开始是小打小闹,家人倒也没有多少怨言,后来,他工作也不干了,超市也停了,用前几年积攒下来的存款收购各种藏品。父母对他的痴迷实在理解不了,认为是不务正业。起先还好言相劝,后来就是不断的阻拦和责骂,如今已经到了不说话的尴尬境地。

凤翔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范宝军表示,张建华顶着外界巨大压力,为当地建起藏品众多的民俗博物馆,确实令人感动,他让当地人多了一个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的平台和机会,是积极保护和开发民间艺术的践行者,值得尊敬。

新闻推荐

本报多次报道的15岁患病女孩辛佳乐,一直为读者所牵挂 佳乐即将在北京做手术

辛佳乐的妈妈每天陪她上课,给她喂水华商报资料图片华商报讯(记者张超实习生王蓉)虽倍受病魔折磨,但仍坚强、乐观、热爱学习,多次被华商报·今日宝鸡报道的15岁女孩辛佳乐,一直牵挂着很多读者的心,7月12...

凤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