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多年前从四川走出去一位名儒谭启:支援戚家军平倭的清官
400多年前从四川走出去一位名儒 谭启画像
谭启当年的考试成绩单
戚家军打退倭寇,谭启功不可没
明朝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诡谲的朝代之一,在这段风云变幻的时期,四川出了一位著名的清官,他就是一代名宦谭启。
1528年(明嘉靖七年),位于川东大宁县(今重庆巫溪县)马莲溪,一户谭姓的农家出生出了一个胖乎乎的男孩,取名叫谭启。
谭启,字继之,谭启7岁入师塾,习诵四书五经,八岁即吟诗作对,誉称“奇童”,十六岁前相继通过了童子试、大宁试、夔州府试以及学政院试,并中秀才。
嘉靖乙卯年八月,年仅十九岁的谭启顺利通过了应天府三年一度的乡试(省级考试),并高中举人。按大明义律,凡中举人者,皆可为县令之文职,于是谭启一边在县衙做事,一边继续学业,眼看日夜盼望的殿试马上就要来临,父亲病逝归西!按当时礼节,作为儿子的谭启必须在家为父守孝三年。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二月,34岁的谭启通过了会试入选贡士,三月进京参加了殿试,金榜题名,荣登进士。
A
支援戚家军
平定倭乱
谭启高中进士的当年,严嵩倒台,徐阶继任内阁首辅,澄清吏治,革除弊政。次年,35岁的谭启参加吏部的铨选,受封为福建省晋江县知县。同年,抗倭英雄戚继光到福建抗倭。福建省《福建通志》《晋江县志》记载:谭启甫一上任,面对当时倭寇入侵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所幸民族英雄谭纶、戚继光、俞大猷等大显神威,平剿倭乱,为谭启治理晋江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当时的晋江知县,可不是什么好差事。泉州、晋江、惠安和仙游等地在古代为倭寇劫掠的重灾区,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三月,倭寇乘舟至晋江围头、白沙等处假作贸易,忽然逆肆剽掠,劫夺居民,并急攻安平。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倭寇由浙江大举犯闽,其中一股从晋江长坑头登陆,由龟湖到安海,转而寇鸭山、鹏山、凤山、清源山、石笋桥、永宁城。将逃藏在水关沟内的数万居民杀戮殆尽,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次日大雨,才把满街血污冲洗干净。嘉靖四十二年,倭寇又在福建沿海大肆劫掠,攻陷了兴化府。
在倭警屡屡告急的情况下,朝廷任命谭纶为提督军务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谭纶日夜兼程急赴平海卫,急令老部下、浙江副总兵官戚继光火速从广东、江西一带回闽。戚继光率中路军直捣倭贼大本营平海卫,大破贼巢,歼灭无遗。
1564年二月,万余倭寇又围攻福建仙游等地,谭纶亲率戚继光部驰援,攻下仙游,斩敌千余。又追歼逃倭数千名。残余倭寇抢夺渔舟入海逃遁。另外,除了倭寇为乱,一些当地的海盗和歹徒也假扮倭寇,趁火打劫,为害一方。谭启一边主持救灾工作,一边发展农业生产保境安民,组织地方团练武装,运送辎重军械,最大限度支援了戚继光军,最终大破贼党。
之前的嘉靖四十年(1561年),和戚继光、俞大猷并肩作战的抗倭英雄欧阳深,率兵围攻东田、英林、潘径等处,对负隅顽抗的江一峰等百余人斩于市,泉州各县得以安宁,因功升都指挥司。同年倭寇入侵兴化,窃据平海卫,欧阳深终因敌众我寡,英勇殉国。
在谭启等人的多次奔走劝谏下,嘉靖皇帝下旨为欧阳深立祠,谥赠昭毅将军,子孙世袭指挥佥事。
B
晋江异政 泽惠民生
谭启甫一上任,就面对倭寇入侵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当地一些歹徒也假扮倭寇,趁火打劫,为害一方,值此多事之秋,晋江一县之事千头万绪,怎生应付得过来?
所幸民族英雄谭纶、戚继光、俞大猷大显神威,平灭倭乱,为谭启治理晋江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加之晋江县本地贤达相助,谭启才能带领幸存的晋江民众渡过难关。
一是当时的晋江县、惠安县、南安县处于战时状态,在政府的组织动员下,军民齐奉号令,日夜辛劳,共筑新城。二是收埋灾民尸体,召集役夫,用土筐、铁锹、竹席等工具,掩埋了一万六千余具尸体和上万具骷髅,堆成一个个小坟堆,还为之书写祭文,还死者以尊严。三是面对米价飞涨,谭启严厉打击不法奸商。分巡岭东的晋江人张冕则命米商从海上运来上千船大米,平价出售,泉州府“七邑之人多赖全活”。
尽管倭乱不止,但晋江县社会民心稳定,谭启赈灾恤民的做法受到了晋江百姓的爱戴和拥护。福建省的泉州、仙游、南安、同安等临近州县许多官吏前往晋江观摩学习取经。
《晋江县志·卷35·知县·谭启》记载:“谭启,字继之,号敬所,四川大宁人。嘉靖壬戌进士,四十二年知晋江县。节用爱民,听断公平。定催征为十限,使民得宽其力。”
《大宁县志》载:“谭启受福建晋江知县有异政”。说的就是上述这些事。
C
上书批评隆庆皇帝
隆庆元年(1567年),谭启在福建晋江任知县4年,因“谭启受福建晋江知县有异政”,调离福建到北京任京官,被行取为“浙江道监察御史兼侍经筵”,巡视浙江、江苏、直隶等省。隆庆元年(1567)十二月,谭启在福建曾经配合抗倭的福建总兵官戚继光也调离福建。戚继光奉命北上,总揽蓟州、昌平、辽东、保定的军务,负责蓟州防务,镇守蓟州、永平、山海关等处。
隆庆帝登基后,首下求言之诏,臣子们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纷纷上疏进言,对朝政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然而,被采纳的只有建修翔凤殿这一建议。此之都被束之高阁。见朝廷无意真心求言,隆庆元年四月,监察御史谭启上《乞采群言疏》,此疏洋洋洒洒两千余言,深刻阐述了“言路开则治,言路塞则乱”的道理。
谭启上疏中,几乎是直接批评隆庆皇帝“虽喜于听言而未尝有用言之实”,担心出现“敢言之臣将卷舌不言,天下从而解体”的后果,直谏圣上“用言者人君之事,言可用而人君不行,则非从谏之圣”。
《福建通志》载,当时,隆庆皇帝听到谭启的批评,有些不悦,甚至冒出杀了他的念头,但由于谭启赤胆忠心、忠君为民声名远播,隆庆皇帝总算比他老爸嘉靖皇帝宽容一些,没对谭启妄加之罪。而之前,嘉靖皇帝把敢言直谏的海瑞打入大牢,差点处死。
D
弹劾贪官 反遭陷害
隆庆元年六月,监察御史谭启奉命清查浙江、直隶等省的粮食和物资,大力疾呼朝廷以此作为边关将士的军饷。十二月,为节省开支,他先是命令减少道教管理机构,复纠兵部侍郎迟凤翔托病规避之责任,并上书朝廷对总督蓟辽都御使刘焘涉案贪腐而失守边防一事进行惩处。
隆庆二年(1568年)四月,谭启巡查安徽凤阳,查办了五河知县张宪翔居官侵渔的大贪污案,弹劾其知县职位。
六月,谭启查办了江苏扬州知府卫东楚、武进知县谢师严贪污案,弹劾了卫东楚、谢师严二人之职。随即妥善处理了内侍许义等殴打御史李学道的案件。
谭启根据自己所见所闻上书《乞念民穷疏》,向朝廷反映了畿辅、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地严重旱灾情况,上疏朝廷体恤民困,开仓放粮,赈济灾民。
十二月,这位反腐斗士一鼓作气,又据实举报了布按参议、佥事以及提学、道府等重要官员的贪污、腐败等不法行为,弹劾有关人员数十人。百姓拍手称快。
谭启这一系列马不停蹄的反腐行为,弄得官场颇不宁静。不久,以前被他弹劾奉命革职的卫东楚、谢师严贿赂了朝廷要员,被吏部重新启用。谭启对此不服,又持疏以争之,力告卫、谢二人罪行严重,请求将东楚、师严革职以正法。为此事前后他上疏共14篇。
然而,卫、谢仍被重用。朝廷吏部重要官员深恶谭启的正直,视他为眼中钉,明升暗降将谭启调任到云南。隆庆三年,朝廷升御史谭启为云南按察司佥事。隆庆四年三月,朝廷吏部又让谭启去陕西省静宁州任判官。
谭启深知在当今朝廷不能举直,坦坦荡荡去了云南赴任。
E
结交名儒 惺惺相惜
去云南途中,自然念及老友,最思同科进士、四川老乡来知德。
来知德,四川梁山(今重庆市梁平县)人,科考成名以后,辞官不做,隐居于万县苎溪,设馆授教,著书立说。谭启去云南时,特意过庐拜访。
来知德对谭启的正直为官,早有耳闻。两友相见,亲如兄弟。来知德虽为一代名儒,但一世清贫,饮食起居极为简朴,不饮酒,粗茶淡饭以终日。
相会时,来知德全身心注读《易经》,并不为谭启刻意办招待。进餐时,小米饭为主食,两盘白菜一盘青菜,以白开水代酒。
席间,两位老友谈笑风生。来知德说:你为官清正,我以“一青二白”招待老友。谭启勉励来知德多著书立说。来知德即席赋诗,谭启即答诗应和。
次日临别,谭启念来知德著书磨墨辛苦,将自己一方“宝砚”赠与来知德,来知德执意不受。后来,他们往来赠答诗词甚多,集为《子日录》。可惜那只是手抄本,终未付梓成卷,后来失传。
所幸的是,来进士终有旷世杰作《易经集注》传世。谭启和来知德的交往一时传为佳话,可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明神宗实录》载:万历八年(1580年)十二月庚申日,升户部郎中谭启为福建副使查勘田营。谭启作为福建按察司副使,具体职责是清查丈量田地,兴修水利。
谭启任职期间,在福建省严格执行和推进张居正的改革政策“一条鞭法”的落实,勤政爱民,政绩卓著。
F
托病辞职 造福故土
万历十年三月,在福建省老家居住的原刑部左侍郎洪朝选,因土地问题触犯了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政策,被福建巡抚劳堪逮捕。
在四川乡试中,洪朝选作为四川乡试主考官,谭启曾经拜于洪朝选门下,结为师徒关系。
当时,作为福建按察司副使的谭启,其职责是查勘田营,兴修水利,全力推行内阁首辅张居正“一条鞭法”的改革政策,而洪朝选严重触犯了朝廷政律,在情与法的面前,谭启深知法大于情,只能眼睁睁地看见洪朝选被处死。
谭启托病辞职,宁愿解官归田,回到四川。
还乡时,谭启的随身行李除两箱装满经史典籍而外,只剩下万历皇帝赐予他的一张丝质委任书、一个木质笔筒和一方砚台。
《明史》载:“谭启为官一向清廉自守,每任一官,都能忠于职守,官评优等。为人尚义,为士林所道。”
福建省《福州府志<明万历名宦>(上)》记载:“谭启,字继之,大宁人。万历中为按察司副使。启先为御史,以风采著。莅闽,守正不阿。”
谭启回到故乡,为乡里做了不少好事,去世后被朝廷御赐为中宪大夫。
厦门大学历史系博士、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员江柳青先生是研究谭启的专家,他评价说,谭启仕宦数十年间,勤政爱民、天下为公,为当时的社会稳定以及人民的安居乐业,多次冒出被杀头的危险,伸张正义,勇敢反腐。这个那个年代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谭学军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李贵平
【“蜀境”版热忱欢迎高品质、有故事的川内秘境、秘闻等稿件(非文学副刊,字数在2500内),一经采用稿酬从优。因来稿太多恕不一一回复。投稿邮箱:673192395@qq.com。请注明联系地址以奉稿酬】
新闻推荐
宝鸡去往太白的路口叫做潘家湾,车子驶过潘家湾不久,自任家山村开始,村庄后面的山势渐渐升高,缓缓与秦岭相接。但在浅山处有个朝向公路隆出的山包,远远就能看到这个朝向公路山包上独独长着的一棵树,就一...
凤翔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凤翔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