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扶贫搬迁搬出群众幸福生活
■陈伟 乔佳妮 记者 张伟
每年6月底玉米出芽时,居住在凤翔县柳林镇的李长泰,都要回到老屋柳林镇彭祖塬村,去看看自家地里玉米的长势。
彭祖塬村属于山区,与临县千阳只隔一条河,距离柳林镇16公里。李长泰两儿三孙,家里人口多,主要依靠农业收入,加之老伴患病,成了村里有名的低保户。
去年柳林镇建起了保障房小区,花园式的居住环境让老李激动不已,好几次半夜醒来,他反反复复算了一笔账:现在农村盖一座房,动辄就得数十万元,而镇上的保障房每平方米只要一千多元,环境好,孙子上学也方便,镇上对贫困户还有补贴,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自己只需掏6万元,真划算!
老李是个直性子人,想好的事说干就干。几天时间,他就筹集了6万元,顺利拿到了新房的钥匙。几经忙活,去年9月老李一家搬进了新家。
新家干净整洁,和城里一样,干啥都方便。现在每年只需交268元的物业费,水电费用和老家差不多。老李每天接孙子上下学,闲暇时候也会和周围的邻居拉拉家常。他开心地说:“现在村里80%的人都搬出了山区,在外面买了房。去年我的小儿子也在镇上买了房,九十多平方米,现在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与老李一样,距离彭祖塬村不远的半坡铺村五组村民王录堂,也刚刚告别了老家的三口窑洞,搬进了镇区楼房。一年前,王录堂一家四口一直生活在三口土窑里,一口住人,一口养牛,一口堆放杂物。公路离家至少3公里,窑洞前的羊肠小道就是通往外界的唯一的路。每逢下雨天出门办事,总要备两双鞋,一双烂鞋,一双体面鞋,烂鞋踩泥路,体面鞋走公路。“这还不算啥,吃水要套上牛车拉,爬坡下沟一趟下来至少要两个小时,一年忙到头,还是没盼头。”
去年,王录堂搬到了位于柳林镇的兴盛家园小区,55平方米的保障房,政府补贴了1.6万元,自己只掏了三万多元。他还在离家几百米的西凤酒厂当上了工人,媳妇也在西凤酒厂食堂帮厨,两口子每月收入三千多元。生活条件改善了,儿媳妇也把在湖南生活了好几年的孙子送回来了,在镇上中心幼儿园上学。
李长泰、王录堂,只是凤翔县柳林镇脱贫攻坚改善群众生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凤翔柳林镇以扶贫搬迁为契机,积极引领农民进镇居住落户,先后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450多个,8000多名农民进镇居住,4000多名农民就近在企业上班。目前,仅柳林镇兴盛家园小区,就有722户低收入农民入住。
新闻推荐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的美称。在古代,上自帝王,下至百姓,都有这样的共识:“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国之大节也!”这就说明,祭祀是国家的头等大事,甚至摆在了国防的前面,而后世系统、规范...
凤翔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凤翔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