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河口镇有座“朱家衙门”

达州日报 2017-06-30 10:46 大字

被称为“朱家衙门”的朱家大院气派的院前台阶

前不久,因事去往万源,路过河口镇,听闻红土垭村有个“朱家衙门”,本无意成行;又听去路难行,常人不敢前往,反而陡生兴趣。

“摩将军”开道,初行水泥路3公里,顺畅无阻,才上土路,就遭爆胎。一番等待,修补之后,猛冲前进5公里,耗一个半小时,竟不如拎包女士步行来得快。下午3点到达,早已饥肠辘辘,“衙门”却无人值守,只听到周围“铁牛”轰鸣,原来都去春耕插秧了。

“衙门”颇具规模,占地3亩有余,为川东北典型的木石结构四进四合院。沿五步圆弧石阶,登上“歇马台”,几排用于晒烟的木架似乎有些不搭调,古时这里可是“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地方。再步七级石阶直上,四进院坝呈台阶状“连升四级”,直通正堂,蔚为壮观。

第一进为休闲式庭院,林荫树下,一群鸡宝宝在鸡妈妈的带领下四处觅食,遇见生人,叽叽喳喳躲到妈妈的怀里去了。三步阶梯入第二进,一张张长方形青石板整齐铺就,石缝之间用黏土填实,颗米不漏。再上三步阶梯,第三进院坝同第二进相似,青石板横排拼接,唯独院坝中央有块石板竖着排列,四边各有一块细长石条呈围合状,如同一块印章放在印盒里——这就是传说中的“印盒石”了,象征地位和资历。入第四进,沿六步阶梯直上,边走边默念“生老病死苦生”,第六步恰好落在“生”字上面。进入院坝继续前走,第十六步到达堂屋正门前,“生老病死苦”循环三次后,刚好又落到“生”字上。这样的建筑格局,融入了“生生不息,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抚摸堂屋大门,欣赏精美的磉礅石,漫步在廊道里,古人建房的情景在大脑里时而清晰,时而模糊。

转到后院,一通道光年间的石碑记录了朱氏家法之“十禁”,其中第七禁“不许妇女赶场浪游现丑”,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妇女的地位低下。正细看中,忽听得附近说话声,赶紧寻去,一对老夫妻正在水田里拔秧苗,准备移栽。谈话中,问起“朱家衙门”的来历,老人反复提到七品官朱华封和附近的“大花坟”。

“云雷志争日月光馨香百代,龙凤姿卧麒麟塚炳耀千秋。”来到占地百余平方米的朱家花坟,照壁上一副对联豪气万千,赫然醒目。照壁正面深浮雕三位天官,长须飘扬、玉带缠腰,背面阴刻大大的“福”字。绕过照壁,一对华表耸立,顶端两只吼天狮子,端坐对望。五步石梯直上,一对大型石狮和一对石人,墓前左右守卫。石香炉、石案桌后,须弥座碑亭高大肃穆,“滚龙抱柱”和“五龙捧圣”雕刻活灵活现,碑亭中堂阴刻文字“皇清诰封文林郎,正七品衔,候补按经历,讳华封,号祝三,字寿亭,朱老夫君,太孺人程、任老太君三位神主”。碑亭背面有联“凤阙沐殊恩诰锡玺花光世泽,龙蟠占吉穴辉腾玉树啟人文”,横批“昌百世”;碑亭记录了朱氏宗谱及墓主人捐资设学田、修桥铺路、施米散粥等德行,还记录了墓地建成年代为“光绪二十四年”。碑亭后墓堂及两边碑楼诗词对联韵味十足,“可恨洋鬼子,我朝政莫理”道出了当时时势,“千秋事业三杯酒,万世英雄一土坵”可知墓主人看透功名。另有人物战场、祥云花草等雕刻精湛绝伦,特别是悬浮雕“八仙”图充分体现了石刻技艺的高超。

“朱家衙门”与正七品衔文林郎候补按经历朱华封有着关系。清朝,文林郎只是个虚职,只有资历,并无实权。而“按经历”即按察司经历,虽为实职,但朱华封生前只是候补,并未正式就任。红土垭村没建过县也没有分设过衙门,何况衙门就是衙门,并无某某家的衙门这一说法。根据朱家大院、朱家花坟的豪华程度及朱氏后人关于“朱华封买官”的传说来看,所谓的“朱家衙门”或许就是像衙门一样的“豪宅”吧。“衙门”房屋1934年毁于战乱,后来族人重建,只有大火烧不掉的石头院坝仍可以看出,朱氏在某一时期甚为富裕。

□秦超中 本报记者 孟静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陕西首次野化放归13只人工繁育林麝

图为被放归大自然的林麝。本报记者袁景智摄本报讯(记者王永锋)6月29日,由国家林业局保护司、陕西省林业厅、陕西省科学院主办的“中国·陕西林麝首次野化放归”活动,在位于宁陕县境内的宁东林业局响...

凤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凤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